来源|喜马拉雅FM吴晓波频道的精品课《吴晓波频道》
编辑|李祎
香港,国际大都市,购物者的天堂。这座经济空前繁荣的城市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香港的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到如此繁荣的呢?在它的身上是否也存在着物极必反的定律呢?
“站在浪尖的荣家”
到了1980年代后,香港经济随着大陆地区经济重新复苏,进入到了第三次的产业转型。有个著名企业家叫荣智健,是1976年由北京到香港去创业的。荣家在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史上是特别重要的一支,荣智健的爷爷叫做荣德生,荣德生的哥哥叫荣宗敬。
在19世纪末的时候,他们开始从事面粉行业,后来从事纺织行业。他们家的企业申鑫集团,在1940年代的时候是中国最大的私人资本集团。荣宗敬50周岁的时候摆寿宴,当年上海的苏州河沿线全部是他们家的面粉厂和纺织厂,所以寿宴规模相当大。
两兄弟站在苏州河边上有一段对话,他说全中国有一半人是吃我们的,一半是穿我们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民族面粉行业的一半的是荣家的,民族纺织行业一半是他们的。
到了1949年以后,荣家子弟大部分都逃离了,唯独荣毅仁留下来驻守在上海。他当时开办的申新纺织厂,也是中国当时最大的私人企业。到了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的30多万家私营企业把自己的企业捐给了国家,从此中国的私人资本集团开始彻底灭绝。
荣毅仁曾经当过上海市的副市长和纺织部的副部长,到了1977年以后,他重新复出成为了全国的政协副主席。荣毅仁提出要用金融金融的手段和资本主义做生意,于是一家新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公司成立,就现在非常著名的中信集团。
1978年的秋天,荣智健飞到了香港,开始在香港做生意。他在香港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做电子配件,然后转口贸易到大陆。到了1986年的时候,他买下了泰富集团,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叫做中信泰富。到1997年中国评百富榜,荣智健是第一届中国富豪榜的第一个首富。
“东方明珠的巅峰”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面,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引进外资的一个国家。在1980到90年代,中国引进外资的一半是通过香港来引进的,香港的资本市场要融资,其中中国的内地企业到通过香港的联交所进行融资占到了一半。
因此,香港作为一个唯一的管道城市,它的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景象。随着金融业的高速发展,所有的香港人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炒股票,香港变成了股民资产。当大家都从股票行情中赚到钱以后,这部分钱就又被沉淀到了房地产行业里。
过去十多年里面,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泡沫化就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共同形成的。随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崛起,1990年代初,香港进入到了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刻。1994年时,当年的香港叫东方明珠,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第一,当年香港的人均GDP达到了22497美金,聚在亚洲四小龙之首。第二,香港人均对外贸易额达到了5万美金,排在世界第二位。第三,香港是全世界吞吐量最大的货柜港口,世界上第三繁荣的空港。第四,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第五,香港是全球的四大黄金贸易中心之一。
香港是全世界最大的成衣、玩具、收音机和钟表的出口基地,是亚洲地区的旅游中心购物天堂。香港的通讯系统发展为世界第一,通讯费用最便宜,话机数量按城市计算排在全球第一。香港是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经济自由化程度排名第一的城市,也是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城市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
匪夷所思的“香港之死”
在香港经济进入到一个巅峰时刻的时候,1995年6月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杂志——财富杂志,突然登了一篇文章,叫做《香港之死》。明明是香港很巅峰的时刻,财富杂志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定论呢?文章中举了几个重要的事实。
第一,1990年代的中前期,香港出现了大规模的居民的移民,很多中产阶级移民到海外,大量资金出逃。第二,香港的地下的黑社会和犯罪分子非常的猖獗。第三,香港现行的法制和立法院选举制度弊端多。第四,香港出现了经济活力下降的情况。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香港的状态整体下滑,导致香港逐渐“走向死亡”。
关于主播:
《吴晓波频道》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推出的国内第一档财经脱口秀,只与最好玩的商业世界有关。该专辑目前已发布198期。更新时间固定,非常适合对财经方面有兴趣的听众朋友们选择收听!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标签: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