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陆军微信公众号
写在前面
相信这段时间,大家都被电影《红海行动》刷屏了。尤其是电影中,特战队员驾驶坦克激战的画面更是在网上引起很大的波澜。然而,观众大都看到了坦克威武霸气的一面,对于坦克诞生前的“故事”知道的并不多。
今天,记者就带您走进零下40度的试验场,一起看看坦克、装甲车“出生”的不容易。
黑龙江塔河,中国最北部的边境县之一。这里山峦起伏,群山叠嶂,冬季局部地区极端最低温度可在零下50摄氏度,这也成为我军装甲战车效能试验的天然实验室。塔河县也因与战车“结缘”而有“北方铁甲城”之美誉。
由于没有直达航班,记者一行从北京先乘机抵达黑龙江加格达奇,而后换乘火车。
飞抵加格达奇的时间正好是中午,但一出舱门,刺骨的寒风立马给记者一行来了个下马威,裹得厚厚的御寒衣物瞬间变成“薄纸”,记者们不得不赶紧在火车站添加衣物。随着绿皮火车在大兴安岭密林缓缓穿行近5个小时后,记者一行到达了目的地。
在塔河,最冷的时候往往不是深夜,而是凌晨。这也成为官兵们争分夺秒抢占的“黄金时间”。
第二天天没亮,几名试验官兵们便开始发动战车,而另几名官兵则拿着笔本,逐个设备检查记录。
“我们在收集静态试验数据。”见记者疑惑,某型战车高级工程师徐峰告诉记者,战车上的每个部件都在极寒条件下进行24小时、48小时甚至更久的“挨冻测试”,以此检验设备在寒冷条件下的工作状态。
也许有人会问:实验室一样可以模拟低温环境,又何必跑到这里冻上几十天?其实,再好的模拟手段也比不上真实环境。只有经历自然温度的起伏,通过极端恶劣工况的考验,才能测出战车最真实的作战性能。
虽然只冷冻了24小时,但此时的战车就像一个“大冰柜”:即便带着手套搭在坦克的“盔甲”上,不到一分钟,寒冷就能通过指尖传遍全身。但是,在“大冰柜”里一待就是几小时,这对徐工程师和他的组员来说,是家常便饭。
“身体冷,但心特别热!”这位已经工作20多年的工程师笑着说。虽然每次都被冻得“记忆深刻”,但他和战友仍然希望天气可以冷些、再冷些,“这样测出的数据才最真实、最有效。”
穿过农庄、蹚过冰河,记者来到了林海深处的一片开阔地,这里便是地面突击装备的外场试验区。
一眼望去,远处雄伟的山峦早已被皑皑白雪覆盖,就好似一床羽绒棉被,让山林在广袤大地间静静地酣睡,安详可爱。近处的白桦林却好似一个个白衣战士,笔直地挺立,好像在用最高礼遇,欢迎战车兄弟的到来。
得知今天是通窗机动性试验,记者主动申请参加。
在得到现场指挥员许可后,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某型战车。
“如果觉得太冷,一定要进舱体,否则会被冻伤!”出发前,驾驶员、下士杨一凡特意嘱咐记者。而一身标准着装的他并没有添加多余的保暖衣物,相比之下,记者的衣服要更暖和些。
随着战车慢慢驶入密林,记者被林海雪原的美景深深吸引,可不到2分钟,记者再也没有“赏景”的心情。随着速度的增加,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在脸上来回划拨,更难耐的是,冷风像长了“眼睛”,见缝插针地往身体里钻,再厚实的衣服此时就像一层薄纱,毫无抵抗力。
而在陪同记者一起试车的杨一凡却丝毫不为“寒风”所动,只见战车在他操纵下,飘移、腾空、急转急停急加速,灵活而有律动。等战车停稳,记者的眼睛和鼻子边的护套早已结满了厚厚的霜冻。可看到杨一凡时,记者也是一惊:他活脱脱一个半身雪人,全身都被冰雪覆盖......
“要是年前来,你会更有‘感觉’。”试验大队刘学工大队长告诉记者,今年2月初,塔河温度骤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他们随即展开“人、车、环”效能试验。
“人、车、环”试验要求战车按战斗要求配置,并在极寒条件下连续进行4个小时的驾驶、通信以及火炮操作,以此检验人和车在极端环境下的作战效能。
“每次下车都想用刀扎自己几下,找找疼的感觉!”很多驾驶员告诉记者,虽然人停车不停,但每次下车时,全身都没有一点知觉。
下士张震回想起年前的那次试验,依然心有余悸。由于是第一次来寒区试验,张震刚上车时还比较兴奋,可两圈还没结束,他明显感到“身体不是自己的”。等到战车停稳,早已麻木的他已经不知道如何“挪动身体”,只能在工作人员协助下,才离开驾驶室。
人在极冷条件下会激发寻找热能的求生本能,但试验官兵却还要“忍一忍”。试验大队政委马彦波告诉记者,官兵身体状态也是战车改良的重要com依据。虽然身体已经僵硬,但他们仍要坚持不活动身体,这是让体征数据保持最原始、最有效......
“每一名装甲试验人心里都装着战友,即使受再多苦累都值得!”驾驶队队长杨羽告诉记者。2014年,驾驶员、中士严力在对某型战车进行极限速度测试时,履带突发故障,战车一瞬间就被甩出跑道。等所有人赶到时,严力整个人像“丢了魂”一样。可第二天一早,严力战胜恐惧,再次驾车出征。
在寒区,仅仅测试机动性,那就太单调了。火炮的实弹射击也是“重头戏”。
“过去都是沙包弹,这次全是实弹!”刘大队长介绍,通常情况下,火炮的实弹射击主要是检验炮管在严寒条件的参数属性,而对炮弹的打击效果不作要求。但这次,他们射击全程全都按战时要求实装实弹进行,不仅测试炮管,更检验打击效果。
使命催征,责无旁贷。为了让数据更详实,他们区分不同时间、温度等进行,在近1个多月的试验中,全体官兵轮流上阵,几乎每天工作都在16个小时以上,吃在外、睡在外,有时甚至陪着战车一起“过夜”。
高级工程师裴金顶和王兆祥是火炮的行家里手,但每次试验,他们都是在最危险、最寒冷的第一线。
一次,要对某型战车炮管进行报废试验。这种试验,是为求得某型火炮的实际射弹寿命,因此要将火炮身管打到报废为止。这样的试验危险性极高,因为要时刻警惕“炸膛”的危险。裴金顶和王兆祥相互配合,迎难而上,在最危险的地域一呆就是10多天,终于采集到了最“一手”、最“新鲜”的数据。
“问题出在我们这,总比出在战场上值得!”采访中,不少官兵坦言,宁愿多遭遇几次危险,也要把装备不成熟的问题找出来。
在不久前的一次试验中,正在进行机动性能测试的某型战车方向盘突然出现“卡塞”现象。一时间,高速行驶的战车就好像一块从山上滚落的巨石,直勾勾地往林子里钻,要不是驾驶员严力素质过硬,战车险些损坏。虽然惊出一身冷汗,但严力却很开心:“又能为战友排除一个故障了!”
是天气原因还是设计缺陷?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分析会上,面对多种假设,试验大队骨干主动请缨,“再多开几次试试”!后历经多次同样“险情”,技术人员最终判定是方向盘某处橡胶片达不到寒区要求所致。
“试验的目的就是要找‘茬’,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在今年的火控系统试验中,为了找准平均故障率,他们特意在夜间进行相关试验,让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由于寒区试验横跨春节,即便家属随军,官兵也很难与家人团聚。
“3年了,我们聚少离多。今年寒区试验任务没完成,他不能回家过年,想着相离这么远,就过来陪陪他。”采访期间,记者见到了驾驶员胡超的妻子李芳。春节前夕,她一个人从四川广安乘汽车、上火车、转飞机,翻山越岭4000多公里,终于与丈夫团聚。
虽然相聚的时光是那么稀少,但李芳仍然全身心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那么艰难的时候都熬过来了,最难的时候也没让他回去,现在胡超要是能留队,我还是支持他在部队继续干下去。”
事实上,在这个寒区试验站,胡超并非个例。试验站长刘兴旺已经在塔河一呆就是14年,与妻儿一直是两地分居。今年春节,11岁孩子辗转数千里来塔河过年。他告诉爸爸,新年最大的愿望是“爸爸送我上一次学”,听得刘兴旺顿时泪目。
“真正的男儿,你选择了军旅;痴心的女儿,我才苦苦相依。世上有那样多的人,离不开你。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大年三十那天,李芳特意为丈夫唱了一首《妻子》。她说,这首歌唱出了她的心声,唱出了夫妻俩对爱的理解与坚守......
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万东明、孙继伟 记者:钱晓虎
摄影 | 刘建元
刊期 | 20180384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李 华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
标签: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