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各地因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栽培的种类也不同,具体栽培管理亦各有特点。下面以黄淮地区淮山药的栽培为主介绍山药的主要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措施。详情如下:
一、栽培季节和茬口
山药的生育期较长,一般一年只种一茬,3月下旬开始催芽育苗,5月底至6月上旬定植,10月至12月份采收。忌连作,宜2年~3年轮作,可减少病害,提高产量。前茬接小麦、越冬菠菜、越冬白菜等,山药行间早期可套种早茄子、早辣椒、春萝卜、春菠菜和白莱类等作物,也可与瓜豆间套作。
二、育苗
常用的山药繁殖方法有三种。
2.1 零余子繁殖法
山药大部分品种均可产生大量零余子,零余子可用作繁殖材料。常于3下旬至5月上旬,按10厘米~15厘米见方将零余子一粒一粒播下,覆土3厘米左右,亩施氮肥15公斤,磷肥10公斤,钾肥15公斤。一年后块根可长至10厘米~30厘米长,第二年则可用作生产。用零余子繁殖具有繁殖系数高的特点,但当年不能形成商品,一般要2年~3年才能收获大的产品。
2.2 顶芽繁殖法
淮山药类块根上端有一段较细而肉质粗硬的部分,称为山药尾子或芽嘴子,品质不好,不宜食用。其顶有一顶芽,如顶芽受损伤也能萌发不定芽,用来作繁殖材料,具有萌发快,萌芽多的特点。前年采收后,将其切下,长20厘米~25厘米,重约100克左右。切口粘一点草木灰或生石灰,于通风朝阳处晾晒一天,伤口干固后,放入一窑中贮藏,也可埋室内沙藏。但温度尽量保持0C以上。顶芽繁殖法的缺点是每个块根只能切1个,不能大量繁殖。
2.3块根切块繁殖法
山药块根各部位均可很容易地产生不定根,将其切成薯块可以加快繁殖,同时薯块所贮藏的养分可在出苗后较长时间内供应幼苗生长的需要,加快幼苗生长,当年即可形成较大的块根,是山药的主要繁殖方式。选根形较正而粗壮的块根,切成100克大小的薯块,切口涂上草木灰,晾晒1天~2天,待切面愈合后,即可下种。不定根的萌发和生长以近顶部切块的较旺。山药可用薯块直接栽植。在3月下旬,将切口愈合的切块,直接埋入大田,在种植行上设高20厘米,底宽30厘米的微型塑料薄膜小拱棚,5月底至6月上旬可以出苗。温床催芽可提早出芽。在于3月下旬将薯块置温床内,覆砂土保湿,保持15℃以上床温,一般可提前20天~30天出苗。出苗后注意苗的绿化和抗逆锻练,断霜后即移栽大田。
三、整地和定植
山药吸收根浅而块根入土深,须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最好年前冬耕,深耕30厘米以上。开春后作高畦或沟垄栽植。种植大型长型品种的菜山药,以疏松的砂土为佳。在种植前开定植穴或沟,穴深1米~1.4米左右。以干粪、草木庆或土杂肥作基肥,浅施于上层土中。如用粪肥作基肥,应先行腐熟,并在定植前2天~3天施放,与土壤混和,否则易引起种薯腐烂。采用高垄栽培,垄宽50厘米,垄高16厘米,单行种植,株距30厘米,每亩2000株~2200株。
四、田间管理
4.1 设立支架
催芽定植的茎蔓恢复生长很快,直播的在出苗后1周左右即可上架,早搭架可使山药一出苗就有架右攀,6月中旬就可以满架。同时,早搭架可以少伤根,提高产量。架高50厘米~70厘米,南方种茎蔓生长较旺盛,架高需1米至3米。
4.2 灌水
淮山药较耐旱,一般不需灌水。在7月~8月份高温季节如长时间无雨,需适当灌溉。灌水以开沟引水渗灌为宜。
4.3 中耕除草
山药吸收根多分布在表层土中,中耕和除草都易伤及根系。山药出苗后如田间杂草过多,可行人工拔除。6月份山药块根直径长至2厘米~3厘米时,需追一次肥,以促进块根生长。肥料种类以豆饼、尿素等速效肥为主。饼肥先在缸中发酵10天,出缸后立即打洞穴施放,洞深15厘米,施后盖土。
4.4 病虫害防除
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叶锈病等,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和粉锈灵等防除。由线虫引起的根肿可用益舒宝防治。
五、采收和留种
霜降前后,山药的茎叶全部枯萎时可开始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冬季不很冷的地区,块根可留在土中,随时采收供应,一直可采收到翌年开春山药播种期。产量因种类、品种及生育情况而不同。普通淮山药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高产的可达2500公斤~3000公斤。莱山药(或称水山药)等大型长形的品种可达5000公斤以上。山药零余子可以供食,一般8月份即成熟,须于落地前收获。留种用山药种薯应于临近霜降时采收,收获过早,组织不够充实。对种株应选具该品种特征、蒂大皮光滑的高产植株。挖掘时勿伤薯皮。山药贮藏方法有容藏、沙藏和大田贮藏三种。客藏100要求选择地势高燥、不积水的地方建窖;室内沙藏的温度需保持在0℃以上;大田贮藏就是不收获,留在田间越冬,但必须培土防冻。
六、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大家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说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情况来给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