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开始,随着刘备对汉中发起攻势,曹操便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西线,此后近两年时间,曹刘之争成为三方争霸的主旋律。
100不过,就在刘备集团一路高歌猛进之际,新的危机却悄然浮现,貌合神离的孙刘联盟即将走到尽头。
在鲁肃去世后,维系脆弱联盟的唯一纽带已经不在,东吴内部疏刘派彻底抬头,其中领头人物就是吕蒙。
其实,孙权本人的态度转化倒没有那么快,因为他最初选定接替鲁肃主持荆州事务的人是严畯,此人是张昭推荐给孙权的,他和张昭是一类人,属于精研儒学的江北的流寓士人,而非武人。让他去荆州上任,表明孙权尚未有撕毁盟约的打算。
不过严畯比较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既不通晓军事,又不属于比较激进的武人集团,实在不适合担当这一重任,于是设法辞绝。
就这样,被孙权亲自培养并得到鲁肃高度评价的吕蒙顺利上位了,而吕蒙一到任上,就立刻开始了对荆州的谋划。
孙权有个特点,就是能听取他人意见。这往好了说是从善如流,但往坏处说就有点过于容易受别人影响了。在荆州这件事上,吕蒙的一席话很快就打动了孙权。
吕蒙提出:“刘备关羽反复无常,不可轻信。现在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如果哪天我不在了,就对他们无能为力了。如果将荆州握于手中,让孙皎驻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城,蒋钦率领机动兵力一万人,沿长江进行支援,我则为您夺取襄阳。到时曹操关羽皆不足虑。”
这一席话看似有理有据,毕竟吕蒙身体不好,随时可能出现意外,而且还提出了夺取荆州后的具体部署,这便是榻上策第二阶段的完整形态,孙权听了必然会动心。
但若想要实现荆州的完美防御,必须夺取襄阳,可这岂是容易的事?
如果无法得到襄阳,东吴便会代替刘备承受曹魏在荆州方向上的压力,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后来东吴统治荆州时期几乎没有从这个方向发起什么像样的进攻,而只能被动防御,就是明证。
更严重的是襄阳是曹操的地盘,吕蒙的目标即使能顺利实现,也会同时得罪刘备和曹操,到时又将如何应对呢?
事实上如果曹丕能果断一些,听从刘晔的劝说,孙权是否能渡过夷陵之战期间那次危机都很难讲。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以智谋著称的吕蒙不会不知道,但至于如何应付,他似乎没有充分的考虑。
或者说他已经无暇去考虑了,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不能尽快建功立业,自己就要步周瑜的后尘壮志难酬了。
孙权对此非常认同,刘备集团的大方针是结好孙权,但这一点孙权是无法确信的,与其将国家安全寄托在别人手中,还不如由自己来把握。
不过在交谈中,孙权又提出了一种方案,那就是能不能进攻徐州。
从这也可以看出,在经过两次失败后,当时东吴内部对夺取合肥乃至寿春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荆州和徐州是唯二的两个扩张方向。而这也证明孙权确实还没有撕毁盟约的决心。
不过吕蒙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那就是徐州即使拿得下也守不住。
在南北相争中,徐州就是一块鸡肋之地,此地千里平原,适合北方骑兵驰骋,对江东军队不怎么友好,在这里与中原争锋,投入大回报小,而且通过徐州进取中原也是舍近求远的不智之举。
这下扩张方向就只能放在荆州了,经过一系列讨论,江东君臣上下对荆州攻略达成了一致。不过刘备却对这一点既没有足够的警惕,又没有对孙权给予足够的安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对于孙权来说,在他听从吕蒙做出袭取荆州这一决定的同时,一生事业的上限就被锁死了。
吕蒙读书确实让他增长了许多智谋和见识,但主要是在具体战术方面,在大战略方面有所不足。
联盟是一个整体,在曹操被严重削弱之前是决不能轻易抛弃的,壮大自己却削弱了同盟,这是曹操最喜闻乐见的。
巩固国防,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本身没有错,但错的是不该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即使能壮大一时,终归不可能强过曹操,被消灭是迟早的事。
事实上,屯兵陆口就足以起到防备关羽的目的。陆口是江夏郡西面的门户,如果关羽来攻,完全可以实现提前预警。江陵距离江夏和南郡交界处很远,到时候东吴出兵阻击,则又是赤壁之战的局面,江夏丝毫不会受到威胁。
或许是由于最近几年孙权在对外扩张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收获,他有些急功近利了,总之在他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后,三国争霸的结局就没有悬念了,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关羽在荆州经营多年,实力强盛,足智多谋的吕蒙不会和他硬拼,而是静静等待机会。因此从他刚到陆口以后,就做出致力于和关羽搞好关系的假象。
吕蒙清楚关羽不可能这么轻易信任自己,先不说他曾有偷袭三郡的黑历史,关羽本人也熟读左传,对口血未干这个典故再清楚不过了。在乱世中只有绝对的实力差距才能给人信任,盟约则没什么用处。确定你不敢背叛,和预计你不会背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吕蒙只能耐心等待。
机会终于来了,随着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声势浩大的北伐,荆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
可是吕蒙依旧没有轻举妄动,因为关羽在后方仍留有相当实力进行防备,于是他向孙权提出以治病为名带一部分人返回建业,以此来麻痹关羽,让关羽放心抽调后方军队,到时候发起偷袭,则可以大功告成。
这一计策成功了,见东吴的潜在威胁已经减弱,前线兵力捉襟见肘的关羽果然开始从后方调兵,南郡的防御被进一步削弱了。
不过吕蒙虽然骗得过关羽,却不能骗过所有人,陆逊就对此看得很透彻。在吕蒙还没到建业之前,陆逊就去和他见了一面。
在交谈中,陆逊先试探了一下,问道:“关羽虎视眈眈,而您却离开前线,不怕出问题吗?”
此时,和刘备反目一事,虽然已经基本在东吴上下达成一致,但袭击荆州的具体计划仍然是绝密,几乎只有孙权和吕蒙两人知道,因此他没打算透露。于是跟陆逊说道:“确实如此,可是我病了没办法呀。”
陆逊见吕蒙不愿说,只好他自己讲出来了,结果一开口就将吕蒙的全部计划说了个八九不离十。
陆逊早猜到吕蒙是诈病,否则若是真病的话就无法主持军务,袭击荆州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了。
吕蒙听了这话心中一惊,这件事陆逊不可能提前知道,但他的想法和自己如出一辙。之前吕蒙不了解陆逊,但是英雄所见略同,现在他已经清楚陆逊的真正才能了。
不过,谨慎的吕蒙仍未对陆逊交底,于是以关羽实力强盛不易图谋为由搪塞,但他心中已经将陆逊视为袭取荆州计划中的核心人物了。
等见了孙权,吕蒙当即提出让陆逊暂代自己驻守荆州。陆逊名气不大,骄狂的关羽自然会对他疏于防备,而陆逊的实际才能却远超关羽的想象,他实在是示敌以弱的不二人选。
要知道关羽连马超和黄忠这样的同僚都看不起,何况是其他势力中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呢?
而关羽的处世态度肯定会为陆逊所知晓,以他的智慧,自然能很好地把握关羽的心态。
既然得到提携,陆逊当然不会让吕蒙失望,此时关羽已经击破于禁威震华夏,于是陆逊以极低的姿态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口气非常谦卑,而这恰恰是最对关羽胃口的。
com陆逊信中的奉承话倒是不必细说,不过其中有两句话,虽然混杂在甜言蜜语之中,但却暗含杀机。
第一就是疯狂吹捧关羽破七军擒于禁的战绩,并声称此功超过了先轸城濮之战破楚以及韩信背水一战破赵。
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古代取得辉煌大胜的战例有很多,为何偏偏要选这两个呢?陆逊这么写当然是有讲究的,因为用城濮之战和背水一战类比当下的形势非常合适。
城濮之战不是晋国单独作战,晋军身后还有齐军和秦军的声援;而韩信破赵一战中,他的身边也有张耳这个助手。虽然这些外援不见得能起到什么重要作用,但至少可以壮大声势。
陆逊就是要向关羽表明:我就像城濮之战里的齐军秦军,就像韩信身边的张耳,虽然不能帮您作战,但可以做您的后援,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饱读诗书的关羽一看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这话简直说到他心里去了。陆逊虽然名气不大但态度极佳,自称书生还如此谦虚,于是关羽彻底对他不再戒备了。
而信中第二点也非常重要,陆逊说与您这样德威并重的人为邻我很高兴,我愿意为您倾尽全力。
喜邻威德,乐自倾尽。(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这其实是陆逊为关羽挖的一个坑。
从古至今,战争都讲究师出有名,所谓“师直为壮,师曲为老”,兴无名之师会影响士气,虽然东吴出兵荆州已成定局,但他仍需制造一个开战的借口。
此时关羽不仅在前线陷入苦战,而且又俘获了于禁七军约三万人,多出这三万张嘴让关羽的粮草供给不容乐观。
后来关羽在听说后院起火时,一开始尚在犹豫,但在后勤辎重遭到劫掠后立刻决定撤退,这说明前线的粮草是极为紧张的。
在这种情况下,陆逊的态度让关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东吴虽然不会派兵助战,但愿意资助,于是关羽便擅自取走了东吴屯在湘关的粮米。
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东吴真的有心相助,可以送个顺水人情。但如果东吴要借此发难呢?关羽这个行为就给了他们出兵的口实。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暴露了粮草不足的军事机密。东吴只要断掉粮道,关羽大军就将不战自溃。
陆逊仅用一封书信,就让关羽陷入道义和军事上双重不利的局面,他的谋划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吕蒙与陆逊的格局比起鲁肃还是稍逊一筹。
时代的巨轮已无法阻挡,曹魏一家独大也已成定局。
这就是弱者的悲哀,孙权和刘备的帝王梦只能聊以自欺,信任缺失的背后,他们的远大理想终将化为泡影。
白衣摇撸真奇计,一举荆襄取次休。
吕蒙白衣渡江,袭取江陵,导致关羽大意失荆州,从而遗恨千古,这个三国历史中的故事令人耳熟能详,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不过有一点要肯定的是,关羽的覆灭固然与其性格缺陷以及决策失误有一定关系,但是后方的不战而降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若非如此,荆州未必丢失,至少关羽在前线的部队也不至于因吕蒙的攻心之计一哄而散。
后来听说江陵已经沦陷,即使强横如关羽也完全没有将其夺回的心思。他在此地经营多年,亲自主持城池的修筑工程,对江陵城的坚固非常了解,深知这座城根本不是可以轻易攻下的。
倘若当时江陵不是主动请降,而是坚持抵抗的话,虽说兵力有限,但确实有可能坚持到关羽回援的那一刻。
荆州沦陷,其中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麋芳、士仁和东吴早有勾结。
其中士仁和东吴搭上线的时间较晚,是在筹粮不利并遭到关羽斥责后,才被孙权趁虚而入的。而麋芳则更早一些,当初南郡武库失火,从那之后他就开始和孙权私下联系了。
而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孙权究竟是通过谁的牵线搭桥和他们取得联系的呢?这一点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让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
历史学家方诗铭先生对此有过论述,他认为这个中间人就是潘濬。主要根据有三点,一是潘濬和关羽关系不睦,二是他在刘备集团的荆州属官中算地位和名望都比较高的,三是他在降吴后受到重用,由此推断他在东吴取荆州过程中出了大力。
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潘濬确实和关羽关系不睦,但那只是因为关羽“骄于士大夫”罢了。
这里我们不谈理想道德,只谈利益,叛降东吴对于潘濬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虽然降吴后潘濬确实官运亨通,但他留在刘备手下也未必差。这不仅因为刘备集团中荆州势力庞大,他上升空间不小,而且他在朝中也有臂助,这个人就是他的表兄蒋琬。
此时蒋琬已经得到刘备的信任,又和诸葛亮私交不错,假以时日必然成为蜀汉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了他的照顾,肯定比去东吴重新开始要好,潘濬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
何况以孙氏父子和荆州人的血仇,潘濬内心自然会倾向于刘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不可能主动投向东吴。
由此可知,潘濬基本不太可能仅仅因为和关羽的私人恩怨就给东吴做内应,这既不符合他的利益,也不符合他的感情。
关于第二点,潘濬虽然确实有名望有资历,但这并不代表麋芳等人就会多么看重他。
潘濬年纪轻轻就声名显赫,他师从大儒宋忠,又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但这是学术圈里的事,麋芳和士仁不是这个名士圈子里的人,他们对这些也不会多感冒。以他们元从老臣的身份,对潘濬这种中途加入的人肯定会有些优越感的。
至于第三点,说潘濬因为在袭荆州过程中立有大功才会一路高升,这个也不确切,因为潘濬根本就不是主动投降的。
当时关羽败亡,大局已定,荆州官吏大多归附孙权,可潘濬却称病不出,是孙权亲自放低姿态去请,他才勉强归降。
由此可见,潘濬归吴是在荆州失守,走投无路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如果他和孙权早有勾结,这样作秀就毫无意义了。
而陈寿在这件事上的措辞,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潘濬的清白。
对于潘濬归吴,他用的是“入”这个字。
孙权袭羽,遂入吴。(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而对于麋芳,陈寿则明确指出他的行为就是背叛。
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叛迎孙权。(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同样是降吴,但性质却有很大不同。麋芳最令人不齿,因为他早就暗通孙权;士仁其次,他更像是被骗了;而潘濬却无可指摘。
对麋芳这等卖主求荣之人,即使到了新主子那里,也会为人所轻视乃至于唾弃。后来麋芳在东吴多次被虞翻呵斥,他都自知理亏而不敢回应。
而潘濬却得到了尊重,就像后来被迫降魏的黄权一样,对于这些本来就有能力,而且大节不亏,只是因为形势所迫才不得不身事二主的贤臣,不仅在当时,乃至于后世对他们对会有包容和理解。
事实上,孙权后来对潘濬的提拔,并不是对他在夺取荆州战争中功劳的奖赏,而是用他树立起一个正面典型,方便自己在荆州的统治。
东吴统治荆州较晚,当地人才要么北上投靠了曹操,要么跟了刘备,留给孙权的非常有限,再加上孙氏家族在荆州名声不太好,因此他重用潘濬有一定收买人心之意。何况潘濬对荆州事务非常熟悉,这样的人不用岂不可惜?
总之,潘濬不可能是那个牵线搭桥的中间人。
下面说说我的推论,我认为负责“阴诱”麋芳和士仁的应该是东吴的虞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虞翻知道得太多了,若非跟麋芳和士仁有过深度接触,他很难有这种表现。
当士仁开城投降后,虞翻特意提醒吕蒙说:“我们这次是出奇制胜,要高度保密,以防生变,因此必须带士仁同行,留自己的军队守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止士仁反悔,同时也能用他震慑麋芳。
后来麋芳投降时,吕蒙喜出望外,竟在城外开起了庆功大会。又是虞翻提醒他要尽早进城掌控局面,因为想投降的只有麋芳一个人,其他人不可信。吕蒙当即醒悟,这才让江陵城内原定的伏击吕蒙的计划胎死腹中。
虞翻确实具备一个优秀说客的本领,当初他曾劝候官长接纳逃亡至此的会稽太守王朗,后来又劝豫章太守华歆归顺孙策,这一次他也有着精彩的表现。但是他对敌军内幕的了解,甚至还要超过主帅吕蒙,这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吕蒙如此谨慎的人,竟然会在尚未百分百克竟全功之时就得意忘形,这说明他对江陵城内的情况所知有限,很可能认为麋芳身为主帅可以一个人说了算。
但虞翻却知道麋芳不怎么得人心,手下的中层不一定会受其约束,因此才要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前瞻性。
由此可见吕蒙虽然是袭取荆州计划的倡导者,但他主要负责的是军事方面,至于情报方面则应该另有他人主持,这个人可能就是孙权本人。
南郡武库一失火,东吴就立刻知晓,同时和麋芳勾结。后来关羽斥责麋、士二人筹粮不利,这也没能瞒过东吴。
因此东吴很可能在荆州布置了强大的谍报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让孙权第一时间了解对手的内情,从而抓住机会趁虚而入。
这件事肯定是机密,孙权可能连吕蒙都没有告诉,而负责此事的大概率就是虞翻,只有这样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而这也体现了东吴为这次军事行动做出了极为周全的准备。
兵法有云: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这就是说在开战之前,敌军主帅及其手下亲信,乃至于门客幕僚以及负责守卫的下级官吏的信息,都要尽可能调查清楚。
在这场战争中,东吴做到了这一点,荆州被渗透得无孔不入,因此虞翻才能加以利用,最终兵不血刃拿下荆州。
反观关羽,他不仅对东吴将领(比如陆逊)了解甚少,甚至对自己手下与敌人勾结一事也一无所知,可谓“不知彼,不知己”,自然“每战必殆”。
试想一下,如果他对东吴有足够的了解,清楚他们这次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应该也就不会抱有幻想,使出派人回江陵探查情况这一昏招了吧。
关羽的使者最终被吕蒙加以利用,成了摧毁他三万大军的夺命符,而准备不足,处处被动的关羽也因为错失了退往益州的宝贵时机,最终在东吴的天罗地网下屈辱被擒。
对于这头笼中猛虎,孙权的处理方式极为狠辣,他下令潘璋只要抓到关羽就立刻将其斩首。
后世对孙权这一举动多有微词,认为他做得太绝,这样就彻底把跟刘备和谈的路给堵死了。
其实我认为孙权也有自己的考虑,他的做法虽然有些残酷,但却有一定合理性。
按照《蜀记》记载,在关羽被擒后,孙权最初是想要招降他的,后来被臣下劝阻,这才作罢。
对于这种观点,虽然裴松之的反驳颇有道理,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孙权的心态,他很可能是想用关羽,但又觉得无法驾驭,最后只好下杀手。
不过还有人认为孙权本可以不杀关羽,而是留下作为和刘备谈判的筹码,何必要把事做绝呢?
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些过于高估个人在国家利益面前的作用了。相比起所谓的兄弟情义,刘备更看重的显然是荆州,是他的帝王之业。这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就是事实,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下本就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合理选择。
刘备在关羽死后并未立刻起兵复仇,而是又等了两年,这期间他为称帝忙得不亦乐乎,在他心里孰重孰轻不是很明显了吗?
孙权应该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否杀掉关羽,只要他不肯归还江陵,和刘备的仇恨就无法消解,双方必然还有一场大战,因此不必抱有幻想。而后来他派诸葛瑾前去议和,我认为也有拖延时间的嫌疑,因为这个议和并没有什么诚意。
总之,孙权杀关羽一事,对吴蜀两国关系影响有限,不可能因为他善待关羽刘备就愿意和谈。
不过既然关羽作为谈判筹码,并不具备太大价值,那孙权为何一定要杀他呢?软禁起来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又有何不可呢?
其实这是由于孙权身上也有冲动的一面,在国家大事上,孙权确实成熟老道,但涉及到他个人或者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时,孙氏家族那“轻脱”的一面就被暴露出来了。
当年孙坚轻敌冒进,死于乱箭之下;孙策忽视安保,为刺客所杀;而孙权也一度差点喂了老虎。
可见孙家人还是比较容易冲动的,或许孙权比父兄要好一些,但有些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改不了的。
关羽曾对孙权进行辱骂,而且用了个比较难听的词“狢子”,所谓“狢子”就是中原人对江东人的一种蔑称,这种带有严重地域歧视风味的词汇必然严重挫伤了孙权的自尊心。
如果关羽确实是个不错的谈判筹码,他肯定会放下个人恩怨,但情况并非如此,于是他痛下杀手就可以理解了。
关羽死后,荆州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除了南阳、襄阳以及江夏北部等地,荆州大部都归了东吴,榻上策的第二阶段基本完成。
不过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就结束,想要坐稳荆州,孙权先要承受刘备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