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

昕阳小编 140 0

随着时间、年龄、生活、工作结合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加,重大疾病的发作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如果早期发现的一期食道癌,5年存活率是有90%~95%的,二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癌同为70%左右,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存活率也可达到90%以上。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1张图片-昕阳网

通过体检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和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又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对于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花一些钱投资在健康的体检上,可以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自然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方法。

01

健康体检会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1、帮你走出亚健康人群

根据统计得知全世界目前的人群当中,有15%属于健康人10%属于患病人群,而70%的人处于疾病的前缘,就是亚健康人群。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2张图片-昕阳网

有众多人认为健康体检是老年人的事情,而近几年的统计发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在庞大的亚健康人群当中,有70%以上的年龄,在28 ~415岁的青少年当中,最年轻并不是保险贵,只有体检才是早期发现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2、发现小毛病后的大隐患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没有疾病隐患,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舒服,再次小便告诉大家众多疾病在初期是没有任何感觉症状的,中医这样才不能够相信自己的直觉,必须要通过体检来及早的发现疾病。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3张图片-昕阳网

主观感觉没有疾病并不可靠,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许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间可能有任何不适或自觉的轻微症状,正因如此大家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如果当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救治。

02

为什么去医院看病,动不动就查血常规?

血常规是医学临床当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检查项目,对于众多疾病的诊断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尤其是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或者是累积到了造血系统的疾病,是必须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的。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4张图片-昕阳网

通常情况之下,血常规当中包括三大系列的细胞分别为红细胞系列,白细胞系列以及血小板系列。

如果是病人出现了红细胞增多或者减少的时候,有可能见于真性的红细胞增多症,也有可能见于各种贫血的病人,如果是出现了白细胞的异常,那么说明病人有可能出现了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不断加剧,最终诱发白血病等等。

03

血常规检查中,若3个指标升高,不妨做进一步检查,建议了解

1、血红蛋白指数升高

血红蛋白是血常规检查当中的重要一项指标,血红蛋白使人体内负责运输新鲜氧气的一种蛋白质,一般来说血浆当中水分的流失和血液浓度的逐渐增加,就非常容易导致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对增高的状况出现。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5张图片-昕阳网

血红蛋白增高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两种原因,在医学临床当中,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以及高原地区的居住者,而病理性主要是说明真性红细呈胞的增多症,或自己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和慢性肺病等等。

2、淋巴细胞数量的升高

淋巴细胞激素的正常范围在20%~35%左右,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增加,主要见于临床上的急性感染,如果出现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那么主要建议免疫缺陷性的疾病。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6张图片-昕阳网

淋巴细胞的激素逐渐增高,都是考虑是由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3、白细胞数量增加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最多的原因是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的程度往往与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程度成正比。

另外一种原因,是造血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症也会造成白细胞数量增多,此外,某些情况下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白细胞素增多。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7张图片-昕阳网

04

患者抽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如下:

1、体检之前3~5天,避免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避免饮酒,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2、大家在体检前一天的晚8点以后一定要进食,可以喝温水,不可以喝饮料和牛奶。

3、穿袖口宽松的衣服,抽血时一定要放松自己的心情,避免因为自己恐惧和晕针导致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难度。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8张图片-昕阳网

4、开学后一定要按压穿刺点35分钟左右,直至不出血为止。

5、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时,一定要饮少量糖水,待症状消失以后即离开医院。

6、如果检测结果有异常,千万不要紧张,一定要去看望医生,共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淋巴细胞偏高要不要紧-第9张图片-昕阳网

7、如果是住院患者检测结果异常,请本人及家属一定要做医嘱,可能会多次抽血排除试验误差,治疗前评估治疗效果评价,请监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同时一定要理解并尊重医护人员,减少抱怨。

标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