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从《西施效颦》,看庄子的《真假儒士》,才明白丰富内心的道理。
真正的知识不是浮于表面的华丽词藻,而是深入内心的涵养和丰富学识。
有一些人,总是把这些事情错误的放在外在形式的追求上,包括对于内心的修行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喜欢一种坦然的心境,都喜欢在红尘中有一种洒脱和超然。但是很多人都把这样的一种心境,寄托于外事外物的解脱。殊不知,人生只有真正来源于的一种经历,才有外在人对于外事外物的一种坦然,这是一种修行的智慧。
如果你只是把一些事情只放在追求外物上,那么就是如同东施效颦一样的本末倒置。
西施天生丽质,长得非常漂亮,有一天西施走在路上的时候,因为胸口疼,而一只手捂着胸口,慢慢的往前走。
这个时候,东施看到之后,就觉得西施一定是因为这样一个动作,才让别人觉得她特别的好看。
于是东施也效仿西施这样一个动作,一只手捂着胸口,慢慢的往前走。别人看到了,都在笑话,但是东施并不知道,别人觉得西施好看,是因为她的天生丽质,而并不是她一只手捂着胸口走路的样子。
很多人对于人生总是这样本末倒置,但是我们要明白,知识不是靠外貌和衣着获得的,修行也不是靠外在形式而给予的。
在《庄子》这一本书中,就有这样一个真儒士与假儒士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一个故事纯属虚构,但是所表述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深思。
庄子去见鲁哀公,鲁哀公就说:“鲁国有很多儒士,但是很少有学习先生道心的。”
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少。”
鲁哀公说:“全鲁国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儒士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了,儒者戴圆貌,懂得天时,穿方鞋,懂得地理,用五色丝带系佩玉,能够果断处理。君子深怀道心,未必穿某种衣服和鞋子,你固然以为不是这样,你不如下令让没有真正道心而穿儒士衣服的人处死罪。”
于是鲁哀公下令5天,鲁国境内没有人敢穿儒士服的了。
庄子为鲁哀公献祭,这是一个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的道理就是揭穿某一些人虚伪的面目。很多人总以为穿着某种衣服,就代表着有深刻的思想,这个理论是非常荒诞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都不要把很多东西寄托在外物的形式上。一个人穿着很华丽的衣服不代表他有很高的德行。
如果说认为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那他就是一个正人君子,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错误。
而我们追求人生的知识,也不要追求外在的形式给予,而是追求真正的内涵。在红尘中修行的时候,也不要脱离俗世,要学会在俗世中寻找一份坦然。
而《庄子》中的这个思想,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生要学会沉淀,通过一个长久的积累,逐渐形成属于自我的一套学识和对于人生的感悟,而不是一味浮夸的追求形式。
人生的丰富知识,是在于自我品行的涵养,人生的高尚情操,是在于自我逐渐的修炼。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个寓言故事,您对《庄子》的这个思想怎么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