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

昕阳小编 149 0

《1987:台湾老兵回家》

第二十五章


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第1张图片-昕阳网

台湾媒体对高秉涵事迹的报道

高秉涵也回到了大陆。

高秉涵在1973年就已经退出了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收入高时一月过百万,但他一直生活节俭,从不浪费。积攒的钱,他后来都捐给了家乡菏泽,修公路,建学校,接济穷苦……

而当年的那桩逃兵案,几十年来一直是高秉涵内心无法化解的隐痛。

于是,两岸开放之后,高秉涵到大陆的第一件事,是去厦门,想找到当年那位郑姓逃兵的母亲,替他行孝。然而,世易时移,地名变化,村庄消失,那位母亲和那所房子的一切,都已无迹可寻。

至于高秉涵自己,同样是到1979年,离家31年后,才向故乡发出了第一封家书。他委托同学,经由英国,到美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寄到:山东菏泽,西北35里路,小高庄,宋书玉。

第二年5月12日,高秉涵收到了来自故乡的第一封家书。他拿着信封欣喜若狂,像个孩子一样……可打开信封之后,他泪流满面,悲泣不能自已: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母亲逝世了。

儿子一件小时穿过的棉褂,一直被母亲藏在枕头下面,从菏泽一路向北带到辽源,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分钟。

这封迟到的家书,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第2张图片-昕阳网

但这时,高秉涵仍然还不能回家,仍然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中遥想母亲,还有故乡的一切。他的菏泽老乡们,有的则开了“北方馒头店”或是“河南牛肉面”,靠一点乡土滋味,温润着撕裂的心灵。

高秉涵的菏泽同乡卞永兰,在上世纪60年代取得了阿根廷护照。1982年,在从阿根廷到台湾的旅途中,她找机会回了菏泽。高秉涵对她说了个请求:“带点家乡的土回来吧。”

卞永兰回到台北的第二天,菏泽旅台乡亲一百多人,举行了一场大聚会。许多人脸上的神情显得紧张,大家像小学生一样规矩地坐在一起,先是听卞大姐动情的“乡情报告”,然后开始分发礼物,大家一致推举高秉涵来主持公平分配:一家一个烧饼,3个耿饼,山楂和红枣各五粒。

之后则要分配卞永兰从菏泽提回来的整整3公斤泥土。因为高秉涵是律师,他被指派执行“分土”。

直到今天,当高秉涵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还记得四周静得“落下一颗尘土也听得见”,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大声喘气。他一手拿汤匙舀土,另一手用筷子小心地将汤匙里冒出的土尖拨平,再倒在一张白纸上。

分到土的人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一层灰黄色的泥土,仔细地包好。有一位老先生,因为双手颤抖,还没等包起纸包,就把土撒在了地上。他跪在地上用手扒拉,却怎么也收不起來。他坐在地上,一边捡土,一边流泪。还是高秉涵最终为老师剩出了一调羹家乡的泥土。

因为分配有功,高秉涵被大家恩准多分一勺泥土。“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高秉涵怕小偷“不识货”把“宝贝”偷走,就把一半土拿塑料布包起来锁到保险箱里。

另一半则分七次掺在茶水中喝了,“那是家乡的味道,甜的。可不是咕咚一声咽下去,含在嘴里半天才舍得咽下去。”

1991年5月,高秉涵终于回到故乡。

看上去,那里似乎仍是他熟悉的村庄。土地没有变,节节草没有变,金黄色的玉米还是被晾晒在那条熟悉的土路上。当高秉涵踏上那条路时,他感到“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我就蹲下来,就哭吧”。

当然,更多的东西发生了变化。那条在年幼的孩子看起来很宽的村路,“今天看来原来这样窄”。他家的祖屋,如今虽然还长着金瓜和海棠,但居住在其中的已经是一家远房亲戚。

玉米这个被他一刀一刀刻进心里的故乡,终于还是变了。

家里的房子都不在了,亲人也都已经离开了村庄。只有老树犹在,拉了一把树上的榆钱,晶绿的铜钱一样,口中这一点新鲜的苦涩滋味依然没变。

在母亲的坟前大哭一场后,他把母亲用过的蓝绿镶金的胸针,滴玉小耳环,已经粉化的眼镜,用来捣蒜的小钵子,都装在小盒子里,留在身边,带回了台湾。

晚年的高秉涵身高175厘米,体重80多斤,两个眼窝深深地凹陷下去了——因为少年逃难时的饥荒病痛,他一生都没有吃胖过,到老都是单薄瘦削。

在自己回到故乡后,高秉涵便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

两岸隔绝终于解除,但许多老兵直到人生谢幕也没能赶上这一天。高秉涵是许多同乡户籍卡上的紧急联络人。很多老兵、同乡把“回家”的希望寄托在了“年轻”的高秉涵身上,嘱咐他:“老弟啊,我是没有希望回去了,你还年轻、有机会,如果我死了,你有朝一日能回家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去……”有好几次,他被紧急叫到医院,弥留的同乡只有一个请求,让他把骨灰送回菏泽老家。

“我说好,你放心。他们就吧嗒吧嗒地落泪,然后就走了。”

就这样,一个、两个……高秉涵肩负了很多深情的嘱托。


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第3张图片-昕阳网

高秉涵带着同乡老兵骨灰盒回家

护送老兵的骨灰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1992年开始,每次临近返乡,他都要跑到花莲、宜兰等地的军人公墓,将等待回乡的骨灰坛接走。青白色大理石骨灰盒,每个重达十公斤,而他的体重只有44公斤,“我每次都是亲手捧着他们的,这样才安心,有时候在路上会在心里默默和他们说话。”

1997年,高秉涵护送定陶县籍已故同乡骨灰盒回家,先乘飞机到花莲,再转乘汽车至山区军人公墓,办理完领取骨灰手续时已是黄昏,结果风雨骤起、暴雨冲毁了通往花莲道路上的桥梁。高秉涵只得抱着骨灰坛,和守墓的老人在一个小亭子里躲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当地救援机构得知消息后,才派出直升机前往营救。

去世的老乡越来越多,高秉涵背负的嘱托也越来越重。自从1992年他带着第一坛同乡的骨灰回到山东,至今,已有57坛。

骨灰渐多无法安置,他就放在办公室。放不下,就带回家。家人不同意。他不得不将骨灰摆进地下室,而自己就睡在一旁。

后来终于能带回菏泽了,为了不出差错,他一次最多往回带4坛,放在拉杆箱里,上飞机运回大陆。安检人员以为他运的是毒品,要他开箱检验,他次次都要解释。

并且,因为害怕骨灰坛摔碎,他从来不敢托运。即便带上飞机,他也只能小心地抱着,生怕空乘人员和周围的乘客发现。

他曾经因为要照顾同行的另外一位老人,在海关遗失了一坛骨灰,也曾经因为没拿稳,把骨灰坛摔碎。但是最终,他还是把这些骨灰送回了那些逝者们生前无法回到的故乡。


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第4张图片-昕阳网

老兵家属向高秉涵致谢

送回大陆的骨灰,很多已经没有亲人。有一位在台湾孤零零大半辈子的老兵,临终前嘱咐高秉涵,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山东菏泽定陶县,撒在“村西头一华里处的一棵槐树下”。

“那块地就是我的。”老兵骄傲地说。

然而,当高秉涵从台湾来到这个小小的村庄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让老兵念叨了一辈子的老槐树。时间带走了老兵的生命,也带走了槐树。最终,他只得在一群围观者怀疑的眼神中,打开骨灰坛,将白色的骨灰撒向一片玉米地,“老哥,你落叶归根了,安息吧。”

边上村里人说,这老头,神经兮兮。

“在我们来说,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因为我们流浪过,曾长夜痛哭过。所以我们人生跟一般人感觉不太一样,也是心灵的一个归依吧。”

20多年间,他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

2012年4月16日下午,山东菏泽某宾馆,73岁的巨野县独山镇魏集村民王学君扑通跪在高秉涵面前,接过她父亲王长海的骨灰坛。“爹,您终于回来啦!”没有菏泽旅台同乡会会长高秉涵不辞劳苦地抱来这个骨灰坛,每年清明节王学君还得在十字路口烧纸钱。如今,父亲魂归故土,终于可以安葬祭奠了。

类似的场景,太多太多了。


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第5张图片-昕阳网

高秉涵领奖

在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候选名单里,高秉涵是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候选人。评选理由是:“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艰辛,同时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颁奖词则是: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

高秉涵现在是台湾“菏泽旅台同乡会”会长。他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

说这话的时候,高秉涵似乎已经完全忘记,自己也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了。

“也许我们一走,这种感情就会断掉。”高秉涵有些悲观地说。他为孙女起的名字“佑菏”。“菏”,那是一个在儿媳看来“太不好念”、办理户籍的小姐甚至从来没见过的字。但老人坚持,这就是孙女不可替代的名字。

“保佑菏泽,保佑菏泽。”他喃喃地念道。

他已为自己安排好,“如果我死了,骨灰一半留在台湾陪太太,另一半,一定要回到菏泽。”想着想着,老人不由得微笑了一下,“等我回去的时候,一定有整排老乡在下面列队欢迎我呢。”


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骨灰盒从一处移到另一处2020年阳历10月吉日吉日)-第6张图片-昕阳网

标签: 玉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