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斋记“下学”含义
勿斋记(明)朱舜水
①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
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③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
[注]①传心:传授道统。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22.概括第①段的意思。(2分)
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
23.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
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
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
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
25.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狂夫”借指藤君,表达谦逊之意。
B.“圣人”借指藤君,表达感激之情。
C.作者认为自己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
D.作者为藤君向自己求文而感到庆幸。
26.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
【答案】
22.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
23.D
24.藤君好学,有志于“四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
25.C
26.要务实,脚踏实地做学问,不能追求高远玄虚之说
【解析】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第一段的意思是“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依据意思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D项,“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有误,文章第二段说“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可见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为什么现在不说“放学”这词,而说“下学”这词了。
现在就是说放学。文盲才说下学这个词。
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一些工人,文化程度极低,只上过班,没上过学,所以就说下班,下学。
而上过学的人,都是说放学。
什么叫下学?
【词语】 下学
【全拼】: 【xià xué 】
【释义】: 1.谓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2.最差的学习。);
3.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下学早是什么意思
放学早。下学早的意思是放学早,下学意思是学校一天或半天课业完毕,学生回家。下学指的是放学,是某些地方的方言。
下学是方言吗
不是方言。
下学不是方言,下学为现代常用词汇,有10多种意思,常见的意思有: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未完成学业中途退学、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及放学。
“下学”一词较早出现在《论语》和《论语·宪问》中,《论语》中: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下达,《论语·宪问》中:"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下学是什么意思和下学是辍学的意思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下学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