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新《指南》将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 mmHg下调至130/80 mmHg。
为何要调整高血压诊断标准?
专家介绍,中国医学界一直在研究,如何基于临床研2022究和卫生经济学评估积累的证据,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977年提出的160/95mmHg,到1997年提出的140/90mmHg,再到如今的130/80mmHg。
新标准更适合中国国情
本次标准的调整主要是来源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流行病学数据。专家介绍说,血压介于“130/80 mmHg和140/90 mmHg之间”的人群,既往认为其处于“正常高值”,也被称作“高血压前期”人群。新的研究发现,这类既往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多半未得到及时干预,因而存在着潜在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新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使更多过去“正常高值”人群被确诊,得以追踪监测、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越早治疗获益越大,这将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分级简化为2级
新《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
1级: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
2级: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心血管危险分层简化为“高危”和“非高危”
新《指南》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进行了调整,过去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共四种,而现在只划分为高危和非高危。
高危患者:
①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
②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如吸烟、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等)。
非高危患者:
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中青年患者人数或将提高
如何治疗?
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xhi民占27.9%。
从发病原因看,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病史,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然而,更大比例的发病是由疾病、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新标准实施后可能会诊断出更多的中青年患者。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患有高血压的年轻患者并不少,与此关联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缺乏运动、大量饮酒,饮食不健康、肥胖等。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大起大落,这种情况下的血压不平稳,无法单靠吃降压药解决,还需要通过调控情绪“治本”。
六大干预方式
《指南》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其中,饮食控制是一个重要干预方向,新《指南》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应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推荐钠摄入量减少至2000毫克/天(5克氯化钠)以下;建议钾摄入目标为3500~4700毫克/天。
与此同时,运动也是有效的降压手段。对于收缩压<160mmHg和舒张压<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推荐每周进行5~7天、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量练习,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
在家如何自测血压?
新《指南》教你这样量血压:
1.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
2.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差值>10 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
3.测量血压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安静休息3~5分钟。
4.测量时段:
早上:服药前、早餐前、排尿后测量。
晚上:晚餐前,若错过则在睡前1小时内测量;如晚上服药,建议服药前测量。
5.初诊或血压未控制者:
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周至少连续测量3天血压。
6.血压控制良好者:每周进行1~2天血压测量。
综合:科技日报、央视网、新华社、羊城晚报
来源: 广东台今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