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新兴技术正在对证券市场的成长和监管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区块链科技在证券登记、交易、清算等环节的天然优势,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区块链资产证券化”这一极具应用潜力和现实意义的场景。
那么,资产证券化为什么需要区块链科技的介入呢?“区块链资产证券化”目前的组合应用程度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业内领先的技术团队——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链科技”)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共同探寻“区块链资产证券化”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对“资产证券化”这个概念还比较迷茫,更不用说结合“区块链”这个科技领域的“新生事物”了。现在,我们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假设小张,在国企工作,每月固定工资1万元。有一天,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副业机会,开一家炸鸡店,但是需要一次性投资11万。但是他目前没有11万的存款。况且他没房没车,也没法向银行和贷款机构贷款。他该怎么办?这时,他的朋友小王说,我现在一次性给你11万,但是你下一年的工资要打到我的卡上。小张觉得现在开炸鸡店太赚钱了,给他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给小王的一万元差价,于是和小王签了协议。
然后,小王拿着协议找到10个朋友,以每人每年11000元的价格邀请他们投资,并承诺以后每个月返还他们每月的本息。这些朋友一听,以为小张在国企上班,每月本金有保障,因为投资不多,赚了利息,所以都投资了。
本例中,小张稳定的工资流为基础资产,他们签订的协议为资产支持证券。实际上,资产支持证券(ABS)是指将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持续和有保证的现金流的资产重新包装成证券,并通过各种金融安排出售。这里的资产可以是实物资产,如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景区门票收入等。或者非实物资产,比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等。比如现在大家经常用的蚂蚁花呗和JD.COM白条,平台借给用户的钱最多的也是用ABS的方式募集的。
事实上,我国从2005年就开始尝试进行资产证券化。2014年以来,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和规模一直呈井喷态势。根据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发行了2.34万亿元的ABS产品,存量规模超过4万亿元。然而,资产证券化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业务、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核心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在业务层面,ABS的底层资产是不透明的,它来自于几个资产打包重组形成的资产池。资产池中的资产并非质量不一,而是质量良莠不齐。“由于缺乏资产穿透的手段,其底层资产不透明,投资者和相关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张强调。
其次,在技术层面,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是最大的痛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特点是基础数据规模巨大。“比如一个可流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能有3000万条数据,那么如何对这个庞大的数据进行采样和定价就很困难。”张对说起过。然而,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的数据流程,各方都很难获得和处理数据。
在操作层面,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结构复杂、参与者多、操作环节多、数据传输链长等特点。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创新,交易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手段的叠加,信用中介链和利益链也会拉长,交易系统之间的资金结算和对账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张举例说,他们之前接触过一个房地产公司做ABS,但是因为流程太长,成本太大,在各个机构协调的差不多了之后才发现政策已经不允许做相关产品的ABS了。
而区块链通过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打破了集中式、中介式的数据传输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环节多、流程复杂、基础资产透明度差等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显著优势。第一,通过数据上传,提高底层资产的透明度,实现资产穿透。通过将基础交易信息和资产信息存储到区块链平台,参与者可以同时保留经各方认证的基础资产数据。"这就是经常提到的区块链,它有助于底层资产的穿透管理."张对解释道。二是通过智能合约提高信息流和处理的效率。通过条款设置,智能合同可以包含ABS增信、资产结算等流程节点。智能合约的各方达成共识后,就会被放入链中。一旦条件满足,就会自动执行。同时数据会实时同步更新,避免了参与主系统的对接问题。三是尚力财经小编2022通过智能系统帮助解决管理和监督问题。通过使用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ABS的现金流回收、基础资产分配等关键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从而大大降低操作失误和欺诈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流程中的风险。
目前,资产证券化流程大致可分为3354认证期和存续期两个阶段,其中认证期主要包括资产筛选、尽职调查、产品设计、信用增级和产品发行,存续期包括产品上市、交易和对账。对此,张表示,科技可能在资产证券化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但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场内资产,二级市场流动性仍然不足。因此,区块链在其存续期的应用程度目前还不广泛,但主要应用于发行期。在发行期间,资产证券化涉及许多参与者,如发行机构、证券交易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它们根据各自的功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区块链应用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通过数据上传和智能合约,可以大大缩短机构间数据传输、对账和结算的流程,提高运营、管理和监督的效率。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资产证券化”的落地。与此同时,监管机构相继发布了区块链在证券行业应用的标准和要求。张表示,从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意愿来看,券商和第三方机构可能是目前最主要的发起者,商业银行通常扮演参与者的角色。
比如2015年,基于区块链科技的私募股权交易平台纳斯达克Linq在美国宣布成立。主要服务于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和私募股权的交易结算,并在平台成功发行首只私募证券。2018年,世界银行发行了由区块链创建和管理的全球首只债券“债券”(Bondi),期限为两年。被标准普尔3A评级,收益率2.251%,最终实现1.1亿澳元融资。已发行债券的创设、发行、交易和管理都是基于区块链t 2018年6月,交通银行推出“聚财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建立分布式工作流引擎,实现业务在联盟链内的跨机构流转,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跨机构协作方式。[X][X]2019年初尚力财经小编2022,趣链科技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搭建了ABS项目管理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了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不透明、运作效率低、风控能力弱、定价难等问题。张表示,“目前各大资产证券化平台更注重解决发行期的问题,通过基于的跨代理流程,实现基于智能合约的链条上的跨代理尽职调查。但目前国内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案例还很少。”
他补充道,从技术层面来说,现有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痛点已经相对成熟。比如趣链科技推出的解决方案,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但资产证券化本身是金融业务,需要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流程架构上牵头。因此,“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取决于金融机构的应用意愿和产品开发。
发展前景及制约因素
虽然区块链科技对提高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高风险属性的叠加,目前“区块链资产证券化”仍存在网络和系统风险、法律风险和金融稳定风险,对现有监管框架带来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目前制约“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系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黑客攻击的范围和切入点都有所扩大。当许多组织之间的数据连接甚至共享时,一旦受到网络攻击,网络风险将带来高速和大规模的传染效应。
二是数据运营标准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区块链是一项新技术,对其基本要素的法律认定仍处于空白期。“今年年初,央行发布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其中安全标准明确提出了监管节点的需求。事实上,下一步需要规则来规范数据的流动。”
最后,张表示,他认为当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解决“囚徒困境”。因为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涉及很多参与者,他们都处于一个联盟链中,尚力财经小编2022但每个参与者的需求和重点关注点是不同的。“比如‘囚徒困境’的问题,在我前段时间参与的一个项目上就很明显。会上有存续部门和发行部门的负责人。幸存部门的人非常愿意引入区块链技术帮助数据渗透,但发行部门的人表示暂时不愿意让数据透明化,因为一旦数据泄露,他们作为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不可控风险,声誉风险甚至会大于经济损失。”张举例说。
其实区块链技术引入资产证券化,大家都知道它可以实现全局优化,但不是单点优化。在这个博弈过程中,需要有人统筹或者找到一些各方都认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开发一些短期可控的产品或者优质资产来规避风险。张最后表示,“如何平衡各参与方的利益,在各机构中找到安全性和效率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技术下一步广泛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