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喜欢完美的东西,可是这世间,金无足赤,完美无缺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如果对于完美的追寻太过执着,那么,受到伤害的终究还是自己。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相比起大象来说是渺小的。可是,如果受到欲望的驱使,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妄图去把大象吞掉,那么,只能是把自己的肚子撑破。
人,如果不去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断地去追寻最好,最完美,那么,不但达不到目标,还会令自己受到欲望的反噬。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深受抑郁症的困扰,甚至三次想要自杀。
严重的时候,他与妻子只能通过笔来进行交流。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后脑勺有块斑秃,去问家人,原来家人早已发现了,只是不敢告诉他。
后来在家人的劝导下,他接受了心理治疗,可是并不怎么管用。
最终,他找到了对抗抑郁的方法,那就是读书。
他在《曾国藩全集》中看到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
醒悟过来:花在还没有全开的时候,是最好的,因为花一旦全开了,就要开始衰败了;月亮在未圆的时候,是最好的,因为月一旦圆了,就要开始变缺了。
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不完美,能够以另一种角度,来发现不完美背后的美好,不也是一种智慧与洒脱吗?
《易经》中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事物的发展,最忌讳的,是达到顶点。
因为一旦到达了顶点,就要向它相反的方向去发展了。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都是在说事物到达了一个极端,就会转向他的反面去了。
对于个人来说,最忌讳的是全。
有一点瑕疵,在某种程度上,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好事,也是心胸宽广的表现。
萧何在刘邦平定叛乱的时候,在大后方安抚百姓。
刘邦数次派人慰问。有人就对萧何说:丞相恐怕要被灭族了。您深得百姓爱戴,皇上数次慰问你,是害怕您的威望太高了。您何不买地、少抚恤百姓以自污,来让皇上放心呢。
于是萧何依计而行,抢夺百姓土地。刘邦归来,百姓告发萧何。刘邦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功劳不是越大越好,当功劳大到一定程度,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
一个人,一旦“功高震主”,便会出现“飞鸟尽、良弓藏”的现象,所以不可以不谨慎。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西北大捷,立下大功,雍正说:你是朕的大恩人。
年羹尧自恃有功,向雍正提出不合理要求,甚至结党营私,贪赃枉法。
雍正让将军们卸甲,将军们无动于衷。
年羹尧却说道:“他们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上。”
最终,年羹尧死于自己的狂妄。
一个人,越是取得了巨大的功劳,越是要谦虚谨慎,甚至自污,才能保全自己。如果此时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只能是走向灭亡。
《道德经》中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走向衰落,因为这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会渐渐消亡。
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完美,而是在完美的路上,如此,才能长久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