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篇大厂文章,讽刺当下年轻人的孔乙己文学。真是让人愤怒之极!无法忍受!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却最后被说成迂腐,麻木,学历成了思想负担?当初到底是谁在高举学历大旗,到底是谁在培养不实用的人才,到底是谁造成了一线城镇人才浪费,人才膨胀?
70后改革开放,村里有一两个大学生就很出有息了,任何职业供你选,不发愁,外资引入,房地产都吃了红利,那些人也成了香饽饽。80后国家飞速发展,进入了网络时代,电商红利开始了,大专,中专的学历,开始普及起来,很多人也不愁一技之长找不到出路。90后进入信息时代,上一代的父母开始注重教育和学历,所以整体的大学毕业率升学率提高了,研究生,硕士也紧跟其后越来越多。而00后就业赶上疫情时代,学历,关系,市场红利,基本都被各个阶层的人占了个饱和。如果是个普通家庭,怎样跨越能比的上人家三代的努力基石呢?
鲁迅为什么要写孔乙己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这么看来一定是有人在断章取义,避重就轻,推卸责任!如果怪“年轻人放不下长衫”,那是不是要先想想谁让年轻人有了长衫!如果你怪罪年轻人是孔乙己,那么你觉得今天的“考试”算科举嘛?现在还是孔乙己时代吗?他们学的知识,是迂腐,麻木的思想嘛?这个时代是谁抬起了读书人的面子,是无数牺牲在抗日前线的英雄先辈,现在又是谁想让我们放下读书人的面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请问被封建时代迫害的迂腐和当今被生活所迫的尊严,能在一起比较嘛?到底是有谁在混淆视听呢?
嘲笑别人只能代表自己的无知,嘲笑年轻人,老了连坟头都找不到,因为没人帮忙收尸
可以这样说,这一代踏入求职的学子,是几代人投入成本最高的一代人!因为祖辈父辈都吃过苦,吃过亏,如今也存下了钱,攒下人生经验,所以就倾尽所有,让下一代人能更前途光明,并且可以拥有自己想做的人生。而不是像上几代人,被迫披上生活的枷锁,作为婚姻的工具,成为金钱的奴隶!
而有些资本家和不明是非的自媒体,总想把枷锁套回来!他们顾虑的是自己的生产,压榨,人口红利。你们都不在乎升迁发财了,都只求身心安逸了,那他们拿什么威逼利诱你们呢?
高学历的长衫是不努力?还是逃避?
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使得毕业生们感觉自己与“孔乙己”很像,但现实真是如此吗?究竟是大学生们不愿意脱下“长衫”,还是社会不给他们机会?在过往几年的应试教育下,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基本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便是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中学习的内容有多少是能用于社会实践的?
很多在本科毕业后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想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毕业生,不断考研、考公,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上的高质量岗位根本容不下如此大批量的本科生,所以人才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少,很多高学历只能去了和自己职位无关基层,造成大城市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而相对的小城市人才却依然流失。
试想一下,如果你如此辛苦的成为了985,211,是你不够努力放不下面子嘛?这类人才是国家为了培养去摆摊用的嘛?到底是谁造成了学历贬值,到底是谁造成了资源浪费?不是没人愿意去摆摊,而是如果当年培育他们是为了摆摊,那么不如直接摆摊去好了。
最后,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顶梁柱,他们不会重蹈覆辙,更不会任人宰割
如果高学历的年轻人都放下长衫都去小店,外卖,摆摊。那些傲慢的不要35+岁的大厂,最后只能人才竭尽。那些只想画饼,996福报的老板,只能忽悠不敢离职的老人,那些觉得年轻人不好管,老职员废物的HR经理,剩下的就是开除自己。
我们父母那代人身体累也活到了七八十岁,我们这代人心累,真的感觉命短,挣多少都掏了学费和药费。那么还不如选择体力生活,至少比父母那时要轻松!
大厂,老板,拿捏不了年轻人的时候,想卷也卷不动了。没把柄了。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事态反而好转了。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end-------------
凡人营销,过好自己的人生!
往期文章:
14条当代职场*玄学*你不可能一条都没遇到!
工作15年,职场十大坑!不知道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