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重于泰山的或是什么意思(或重于泰山全文)

昕阳小编 158 0

91. “物或恶之”的“物”,是物品吗?

对前面“六者”不良行为,老子总结为:“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最后一节,版本又有不同。一是“余食赘”,王弼本、傅奕本和帛书本等古本都是“余食赘”,“形”与“行”不相通;二是“故有道者不处”,帛书本是“故有欲者弗居”。“有道者”与“有欲者”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先看古人对“物或恶之”的“物”和“有道者”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赘,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国之道,日敛余禄食为贪行。‘物或恶之’,此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之者。‘故有道者不处也’,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国也。”“赘”变成了“贪”,“赘行”即贪污行为,不妥。也没说明“物”是什么,却说有道者不居无道者的国家。

王弼没有注全。“赘行”注为“肬赘”,也即疣赘。肬赘可言形,不可言行。也没说明“物”是什么。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以道来看,这些都是剩食、赘余,人人厌恶。有道的人,不这么做。”(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80页。)“物”是指人。

南怀瑾说:“‘物或恶之’,任何一样东西,都有自然的定型,变体都是不正常的,即使是植物,过分地长出来一个多余的附件,不但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令人讨厌。何况一个平常的人呢!”(南怀瑾:《老子他说》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75页。)他这里的“物”指的是多余的赘形之物,意思是不管是物也好,人也好,多出来的东西都是讨厌的。

陈鼓应今译:“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68页。)“物”是指人。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意思是,以上不良行为从道的角度来讲,就像吃剩余的残渣和身体外形的赘瘤,有害无益。“赘形”取代“赘行”,现代学者通行注为,“行”,古通“形”。这样解释说不通。行与形,除了读音有相同之处外,字的产生,字形的演变,字的本义及引申义都毫不相同。行,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只能从它的含义来解释。行,在这里的意思肯定不是它的本义:道路、行走,而是指德行,也可以理解为行装、行头、样子、外形。当然,直接用“赘形”取代“赘行”好懂多了,但解释不能牵强附会。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物或恶之”的“物”,在这里不是指“物品”而是指“众人”,与第二章的“万物作而不为始”的“物”是一个意思。很多学者把“物或恶之”的“物”,翻译成讨厌的赘物。

“或”,不是或者、或许、或然意思,应为“有”。《小尔雅·广言》:“或,有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就是说这幅画上的人,有立的有卧的,有坐的有俯的,有笑的有哭的,有喝酒的有博击的。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也是有的意思。赘,多余而无用的瘤子。

“有道者不处”的“处”,是居住还是处理呢?也就是说,“不处”是不居住还是不处理?奇怪的是,王弼本没有后面两句。河上公章句最后一句:“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国也。”其国,是指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统治行为的国家。“不处”就是不居,也就是说,这样的国家没有“有道”之人。其实,道者还是有的,只是隐居了。通行翻译“不处”还是“不处理”,也就是不这样做。

帛书本是“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有道者”与“有欲者”,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居,作动词不是坐、占、居住,也不是本义蹲着,而是治理、安置之意。如柳宗元《梓人传》:“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意思是挑选天下有才能的人,使他们胜任本职工作;安置好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心自己的职业。“弗居”也是不管不理之意。那么,这两句哪个更合理呢?其实两句都行,应该这样理解翻译: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意思是众人厌恶这样的行为,所以就是一般(有欲望)的人不会这样去做(谁会踮起脚跟久立,或大跨步走路)。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所以有道的人(无欲望者)更加不会这样去做。

众人厌恶的不良行为,所以一般人不会去做,有道的人更加不会这样去做。

老子说的就是人们的平常行为,习惯了急功近利,自我表现,矜持炫耀,想“致远”却不“行稳”,懂“道”的人就不这样。可叹的是,两千多年来人们还是这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