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议论文素材)

昕阳小编 113 0

作者:成都市树德中学高2019级5班尹嘉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这首流行歌曲的旋律,从一群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员口中唱出,便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蕴。眼光明亮,精神矍铄,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卷起了袖子,年龄造成的距离感瞬间溃散,我们隔着屏幕凝视,感到一颗心与他们的心联系在一起。

震撼与动容交织,我们一边暗自称叹,一边思索:是什么触动了我们?我想,是经岁月洗礼愈发纯粹的初心与理想,是年近桑榆仍然丝毫未减的活力与激情。

这个合唱团的成员,他们年轻时是无线电专家,是化工高级工程师,是高级建筑师,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奔赴祖国南北,上高原,闯东北,探西南,苦心钻研,鞠躬尽瘁。当青春年华逝去,时间淘洗出岁月深处的沉甸甸的至贵至纯之物时,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归来,站在我们面前。

此刻,一首《少年》,不再仅是为年轻人而写,还是为几十年前那群青春洋溢的清华学子所写。“信念”,不正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的无私奉献?“路在脚下”,不正是他们吃苦耐劳,在人生的广阔田野上精耕细作,于泥泞间踏出开满鲜花的曲折小径?“永不言弃”,不正是他们跌倒后咬紧牙关,在时光里铸就的一座座丰碑?这群老人身上迸发出来的生命的热情,裹挟着他们那个时代的赤诚与干劲,朝我们扑面而来。而当他们说“其实我们没有多少要求,我们努力了一辈子,希望祖国不会忘记我们”时,我们又恍然发觉,原来时间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最让他们放不下牵挂的,还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大爱无疆,恰似古稀风华;初心未改,仍是当时少年。

塞缪尔在《青春》中曾道:“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老一辈人,都曾在内心理想信念的鼓舞下为国舍身忘己,如今年华虽逝,风采更甚,兴致愈浓。“敦煌女儿”樊锦诗,最初时因为敦煌恶劣艰险的环境退却,面对黄沙漫天,“幻想在现实中苏醒”,却又阴差阳错的回到敦煌。从畏惧,到适应,到热爱,如今70多岁的她不再年轻,但内心最初的理想信念,那一块晚成的璞玉,被时间的风沙打磨的越发透亮润泽,如今,她说:“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魂牵梦萦是它,念念不忘是它。就如歌里所唱:“时间只不过是考验,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从内而外的热忱和活力,让她有了一种历经风浪的人才具备的淡定与从容。纵使外貌衰微苍老,眼神依然永远充满生机。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我们隔着屏幕凝视,突然不再畏惧变老,开始期冀自己经历丰富充实一生后的老年。这样一群老人,年近桑榆依然活力四射,那是历经风浪后萃取出的生命的深泉在奔流。前浪?后浪?世人眼中的标签早已灰飞烟灭,自信、进取、信念、热情,名为“青春”的信号向我们传递信息:胸有凌云志,何妨再少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