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源头在哪(黄河与长江的源头分别在哪)

昕阳小编 96 0

《中国景色》,这本书目前已绝版。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本二手的,有点肉疼。

长江的源头在哪(黄河与长江的源头分别在哪)-第1张图片-昕阳网

如果不能出去旅行,这本书可以带你翻山越岭。穿越长江三峡,溯流京杭运河,发现洞穴的秘密,解读湿地的诗意……随意翻开一篇,即可抵达别处。


但它不是简单的游记。


书的作者是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但它也不是一本地理科学专著。


这本书,从单之蔷先生自1999年1月起的十年间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的120卷首文章中,选取精华,以“中国的水”、“国粹”、“中国的山”、“国家”、“中国的冰川”、“青藏高原”、“地方”七个部分,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国景色。


既有地理科学的眼光,又有敏锐的文化思辨,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


比如,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判定大河之源的标准是什么?


下面两张照片,都拍摄自长江源区,能搞清楚长江最初发源的那个点在哪儿吗?


长江的源头在哪(黄河与长江的源头分别在哪)-第2张图片-昕阳网

长江的源头在哪(黄河与长江的源头分别在哪)-第3张图片-昕阳网

长江源区的河网


别说你不能,这对科研人员来说也是个难题。源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河流的长度,关于长江的长度就众说纷纭:5500公里、7701公里、5800公里、 6275公里、6300公里、6407公里……可见对于长江源头的争议有多大。


但《中国风景》并不仅仅想告诉我们确定长江的源头有多难。 单之蔷先生在文章开头就引用了苏珊·桑塔格那个著名的论断:


“人类永无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


这是苏珊桑·塔格对摄影照相技术本质的揭示,单之蔷先生认为同样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对追溯大河之源的执着。


无数的雨点落在坡面,汇成细流,细流再汇集成更大的河流;或者是一片沼泽,点点水洼道理地形的条状低凹处,一条河流就形成了;或是阳光照射在冰川上,冰融化成水,水汇集成河。河流的成因无外乎这几种。而这样形成的河流很难判断, 源头到底在哪儿。


长江的源头在哪(黄河与长江的源头分别在哪)-第4张图片-昕阳网

右下角是姜根迪如冰川,从冰川末端流出的河流就是长江的源头。但图片左上角的那条冰川(无名)末端融合形成的河流显然比姜根迪如冰川的河流还长 ,它为什么不是长江源头?


其实老祖宗早就智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康熙皇帝多次派人到青藏高原考察长江源,面对江源地区如网似枝般的川流,考察人员下了论断:“江源如帚,分散甚阔。”于是他们将源区的布曲、尕尔曲、当曲、楚玛尔河几大支流都当做了长江之源。


被西方现代科学武装的头脑,接受不了这样的不精确。他们希望找到一个确定的点,明确地标注在地图上。为此,一代代的探险家和国家机构,一次又一次地出发了。


但地图上的那个确定的点,就像是映在洞穴石壁上的影子,它只是真实的影像,并非真实。


后来,单之蔷先生在参加一次澜沧江寻源的时候,真的给澜沧江找到了一个“确定”的起点 。


尽管河流有各种各样的起源方式,很少有从一个确定无疑的点起源的河,但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一股泉水从地下涌出,泉水流成一条河。


在澜沧江寻源的队伍中,有一位当地向导名叫次柱,他十分肯定地指着一片辽阔的草地说,穿过去就源头。同行的还有来自美国航天局的太空遥感专家马丁博士,次柱指示的方向,与马丁博士GPS上定位的澜沧江源头,背道而驰。


当一群人跟随次柱穿过草地,他们看到一处飘荡着五彩经幡的台地,那里正有泉水汩汩涌出。这里就是藏族牧民世世代代认为的澜沧江源头,名叫“扎西气娃”。


“扎西气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澜沧江源头,科学依然很难论证。但与单之蔷先生一样,我也更加偏爱那个被经幡围绕的江源,要比一个经纬度坐标更令人心动。


因为“它清晰醒目,有宗教崇拜,更重要的是它有美感”。


“扎西气娃”,和经纬度坐标一样,其实都是人为的,都是真实的影子。既然如此,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浪漫诗意的象征性源头,会不会更有意义?


意大利法学家维科在《新科学》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今天的科学同原始人的知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用一种人化的形式整理对世界的经验。比起现代人,古人对于世界的反应更具有诗意 。


这种诗意在遭遇西方现代化后被逐渐消弭。也许我们还是幸运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这种丰富生动的世界观,来自于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并通过中国的语言、文学、艺术等种种形式代代传承了下来。


落霞孤鹜,长河落日,古道西风,它们是自然的风物,也涂抹上了中国人性灵的颜色


就像今年在春晚上火出圈的《只此青绿》,山河可入画 ,衣袂亦成诗。无需解释太多,只要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看一眼就能心领神会。


用谨严的科学眼光剖析山川肌理,再用思辨的人文精神追寻浑然的生命风景。也许,此即所谓“看山是山”吧。


100多块,花的还是值。


(文中首张图片翻拍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2年第3期,其他图片翻拍自《中国风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