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是目前“旅游+”概念下发展出来的旅游新模式,追本溯源,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的修学旅行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教学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研学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又称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不同,研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辅导下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1995年引进到法国叫“动手和面团”,2001 年引进到中国简称“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利用学到的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
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研学更注重对于细节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课堂式的书本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获得各种动手能力。其本质不仅仅是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是对孩子思维的开拓,让学生有更多独立的思考空间。通过每一次观察、讨论、求证,学生可以获得更自由的思考,学以致用。因此,我国把研学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杠杆和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
游学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游学”的兴起,学子远游他乡、求师问道、求取真知。规模较大的数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暂不论其游说诸国的政治目的,其所进行的就是一场游学活动,率弟子们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弟子们跟随他遍访都邑,从困顿碰壁中体悟人生,开阔眼界,了解民风政情。
因此,在谈及“游学”时,一般都会把周游列国的孔子奉为游学的鼻祖,就像钱穆将孔子奉为战国游士之风的开创者一般。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北史·樊深传》中也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的记载。至宋代和明清,游学、书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制度化,社会逐步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流意识。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主张学子不应拘于一隅,而应“出四方游学一遭”(《朱子语类》)。当时名师硕儒所在的书院,常常成为一地教育、学术中心,吸引远近的学子趋而往之;士子们则利用科举和出仕机会频繁旅行,深入了解各地历史文化、名胜遗产、典制赋役、科技发明,观察社会,推动文化、社会变革。例如,宋代的沈括少随父宦游州县,出仕后重游历研究,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最后写就集科技之大成的《梦溪笔谈》。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谈画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追溯历史,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游学的先行者,他们有明确的游学路线和资源,也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则有访谈、记录等。可见,我国古人就有游历四方、探寻真知的觉悟。流传至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行中去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这一人文精神贯穿古今,影响了后世许许多多的人。
研学旅游
游学演变至今,其含义发生了诸多变化。
在日本,研学旅游被称为“修学旅行”,且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作为一种常规教学要求,每个学习阶段均制定了相应的修学旅行制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到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甚至体验商人活动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一般以单独的学校、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年龄不同,在目的地和内容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由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管理细则,公益组织负责监督管理,社会各界提供大力支持,如今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在韩国,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研学旅游,其中较有特色的形式是毕业旅行。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
欧美国家的研学旅游发展历史深远,重视程度高。作为现代旅游业诞生地的英国,一直以来就有崇尚研学旅游的风气,“大陆游学”(the Grand Tour)实际就是研学旅游。早在17 世纪,英国王室就有教师带领王子周游列国的先例;到了18世纪,这种游学普及到英国上流阶层;到19世纪,倘若当时英国的青年学子,尤其是贵族子弟不曾有过海外研学旅游的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今天,很多英国家长会选择在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有些没有家庭出游计划的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出游活动,在旅途中学习知识。
美国孩子参加假期活动主要还是凭借兴趣爱好,因此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为满足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例如,美国霍奇基斯中学曾组织10~12年级的学生去南极开展为期3周的探险之旅,让孩子们在考察南极半岛和周边岛屿,观察鲸、磷虾群,拍摄帝王企鹅、海豹、冰山的同时,听随行的南极科考专家讲解生态学知识和当地历史。此外,不少美国高中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国内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
近代我国研学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组织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作长途修学旅行。在50天时间里通过唱歌、劳动、卖书卖报、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看江南风光,观察、学习沿途地理、风俗、民情,了解近代工业文明,旅途中学生们爱心相助、增进情感,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学生们还参观英法日等占领的上海租界、淞沪抗日战场,了解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英勇事迹,增加学生们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开创了我国研学旅游的先河。
改革开放后,深受日韩、欧美“修学旅行”理念的影响,家长、学生们对国内修学旅行、出国游学的需求增加,一些教育理念较开放的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修学旅游、出境游学,不少旅行社推出一些修学旅行或海外游学旅行团,推动这一市场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当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再加上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所以一直未形成规模化、制度化的研学旅游。
直至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出台,首次提出“研学旅行”(因研学旅行与研学旅游意义相近,故本书后面以研学旅游代替研学旅行),且将此作为一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和一种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研学旅游逐渐走入国内教育界及旅游界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提振综合实践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也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2014年后研学旅游迅速发展,境内游学人数由2014年的140万增长至2017年的340万,境外游学人数则由2014年的35万增长至2017年的85万。境内游学群体为6~18岁中小学生,而境外游学群体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境内游学多安排在暑假或学期内进行,而境外游学多安排在寒暑假。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指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该意见进一步提出,“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同时,“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游成为市场热点,研学旅游已经被列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年收入1000亿元。特别是在近年来文化+旅游的时代浪潮推动下,未来的研学旅游甚至会出现许多倍的爆发峰值。
本文摘编自《旅游规划中的文化元素表达——文旅融合的视角》(杨国良 等著)第十二章,标题和内容有调整。科学创造未来,人文温暖世界。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人文在线,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参与赠书活动,联系邮箱:houjunlin@mail.sciencep.com。
今日图书推荐
本书在文化元素基本概念、文旅融合原则与路径等理论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旅游规划中的空间形态、建筑、服饰、饮食、旅游商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节庆活动、艺术、体育、研学和民族等方面文化的元素表达路径和方法。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文旅策划、文旅规划、旅游景区、旅游管理、城乡规划、区域规划等部门从业人员,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