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人来说,没有谁会为要不要穿一条合裆裤而纠结。但是在古代,穿不穿裤子或者穿什么样的裤子,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多时候,服装发展遇到的不是技术障碍,在可为的情况下不为,往往是出于文化原因。
大禹发明裤装
中原地区很早便有了裤子,但其作用是对衣裳制的一种补充。
《格致镜原》引《物原》的说法:“禹作袴。”这个袴与现代“裤”字的读音相同,但形态上略有不同。按《释名》说法:“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可见这个字的来源与穿着姿态“跨”有一定的关系,强调的是两腿分穿。
历史上的“袴”可细分为如下两种形态:第一种是胫衣,《说文》当中解释:“袴,胫衣也。”胫是小腿,胫衣接近于现代的高筒袜;第二种是开裆裤,《格致镜原》引明代学者张萱《疑耀》的说法:“古人袴皆无裆。”湖北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开裆裤,提供了实物佐证。
开裆与合裆之间并没有技术障碍,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远古中国天气炎热并且纺织技术不高,穿粗糙面料做成的合裆裤,会感觉很不舒服;其二,《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当中都特别强调“通”,人的气血、经脉,以及与外界的交换,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要畅通。依照这样的观念,认为穿封裆裤会妨碍毒气散发而损伤身体。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裤裆的确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可不穿合裆裤,很难避免出现尴尬的状况,关于这一泰国苦行僧情降点,我们的祖先想了很多办法。首先,古人的开裆裤只是内穿,外面还穿近似于围裙的裳,并且官贵和妇女的裳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加长到脚面。这种穿法同时解决了散热、保暖、护腿、遮羞等问题。同时,为了避免偶发的尴尬,古人还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来管控形象。比如,古人普遍采用跪坐姿态,再比如周朝的《礼记》强调“暑毋褰裳”,就是天热也不要把围裙提起来。
司马相如穿“犊鼻裈”,霍光助推女性穿合裆裤
除了妇女和官贵之外,军人和劳作之人无论是出于保护身体还是维护形象,都需要穿上合裆裤。比如,司马相如就曾经穿过“犊鼻裈”。
在司马相如的人生低谷期,曾在四川临邛的大户卓王孙家里做客,与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一见钟情,两人趁夜私奔。按司马迁的描述,当时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丰满的爱情不得不面对骨感的现实。最后为生活所迫,两个人又回到了临邛。但颜面尽失的卓王孙发誓绝不接济,所以小两口只能自谋生路,开起了酒馆。卓文君长得漂亮,在前台接待客人;司马相如则穿起犊鼻裈,与雇工们一起在闹市中洗涤酒具。
犊鼻裈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历史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形状像牛鼻子;第二种:其长度恰好达到膝上二寸的犊鼻穴。司马相如是堂堂朝廷官员,暂时赋闲在家也仍有社会名望,他还是讲究文字美感的辞赋大师,能够穿犊鼻裈出场,内心非常强大。
男人穿上合裆裤,是因为打仗和劳动需要。而女人即便是劳动,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女人干活更少,所以只穿裙子不穿合裆裤也无大碍。
女人穿合裆裤,至少需要两种社会大背景作为支持:第一,社会意识,从舜帝、周公,到孔子,再到董仲舒,儒家思想对男女关系的态度越来越严谨;第二,技术进步,经过文景之治,富足家庭多了,已经具备了采用精致面料做合裆裤的条件。恰恰在这个时候,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成了女性穿合裆裤的推手。
霍光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为官,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从6岁嫁给汉昭帝,一泰国五鬼情降粤语直没有生育。情急之下,霍光下令宫女们都穿上封裆的“穷袴”。《疑耀》记载:“古人袴皆无裆,女人所用皆有裆者,其制起自汉昭帝时上官皇后,今男女皆服之矣。”
霍光的做法很粗暴,最终也没有达目的,但这件事恰好赶在文化和物质条件都准备到位的时间点上,所以无意之间成为推手。
有个成语“纨绔子弟”,也与裤子有关。其中的“绔”字最初写作“袴”或“裤”,后来才写成了绞丝旁的“绔”。
《汉书·叙传》上讲到一个人班伯,是汉代名门望族班家的一员,比班超班固都早。这个人“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班伯经常跟王、许两位皇后家里的子弟们一起玩,这些子弟们穿的都是绮襦纨裤。这是“纨绔”一词的前身。
早期的袴穿在里面,外面有裳遮挡,所以往往用低档面料制作。后来在汉朝的文景之治和丝绸之路畅通的环境下,富人消费丝绸不再是大问题,所以逐渐演变为“纨绔”,暗示用料的讲究。
纨最早是由古齐国出产。根据《列子·周穆王》的记载,周穆王时代就有了齐纨。西周早期,姜子牙治理下的齐国,丝绸业是整个华夏最发达的。唐代诗人张籍写过一句诗:“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酬朱庆馀》)古代丝绸论名贵,锦第一,纨其次,锦厚重,纨轻柔。
合裆裤成为魏晋南北朝流行装束
有汉朝打下的基础,再加上一直穿裤装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合裆裤就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装束。
比如,袴褶。袴褶本是胡服的一种,上服褶而下服袴,褶是一种短上衣(图3)。这种装束方便骑乘,所以多用来做军服。袴褶在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传入中原,逐渐被汉族接受,到南北朝时已经成为流行的服装。《太平御览》引《西河记》当中的一段话:“西河无蚕桑,妇女以外国异色锦为袴褶。”
比如,大口裤。汉代以前,游牧民族所穿袴褶,其袴口较窄,被称为小口袴;传入中原之后,由于天气相对较热,汉服也有宽松的传统,所以演变出大口袴(图4),官贵、百姓、军人,都有穿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喇叭裤。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烫一头卷发,拎一台录音机,再穿一条喇叭裤上街,尽管裤脚扫过路面会沾上很多尘土,但仍然非常时髦。今天看来,喇叭裤与南北朝时期的大口裤有着相当大的神似。
再比如,缚袴:大口袴不便于行军打仗,于是就想到在膝盖处把裤腿缠起来。这种裤子始于三国时期,到晚唐以后逐渐消失。
衣裳制和衣裤制一直并行于中国历史。南北朝以后,两者不再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差别,而是逐渐演化为女装以衣裳制为主,男装以衣裤制为主了。(作者李任飞,系百家讲坛《中国衣裳》系列讲座主讲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