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形式)

昕阳小编 169 0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时代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运用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民间因素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和演出的新音乐运动蓬勃兴起.新音乐运动是以聂耳和冼星海为代表的革命音乐运动,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歌曲介绍:

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歌曲的基本主题是抗日和爱国.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

创作过程:

1938年冬天,诗人光未然在山西吕梁山游击队区的山沟坠马受伤,送往延安边区医院诊治,

1939年1月,冼星海去探望他并要求合作,光未然边把原来打算要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经过修订开会研究定下歌词.

于1939年3月36号开始只用6天脱稿.与1939年4月13日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

1914年,冼星海在苏联又对其加工整理,还为此合唱加了一个序.

《黄河大合唱》分为几部分?各自的标题是什么?各部分是什么表现形式?

第一部分---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部分---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部分---黄水谣(女声合唱、混声合唱)

第五部分---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重唱、混声 合唱)

第六部分---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部分---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形式)-第1张图片-昕阳网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一、黄河大合唱时代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 11 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 日根据地.途中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从3月26日听到诗稿后支撑着病弱的身体,在土炕上日夜赶写。六天后,1939年3月31日,《黄河大合唱》脱稿了。4月13日,经过10多天的排练,《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从此以后,伴着抗日的烽火,随着复仇的巨浪,《黄河大合唱》响彻在青纱帐里、长城内外,成为一代经典。

二、知识拓展

《黄河大合唱》分为七部分,以下为各部分简介:

第一部分---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部分---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部分---黄水谣(女声合唱、混声合唱)

第五部分---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重唱、混声 合唱)

第六部分---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部分---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历史....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扩展资料:

版本信息

1、延安版本

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

2、苏联版本

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

3、上海乐团版本

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

4、中央乐团版本

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这个版本。此版本前面采用1939年的原稿,同时将1975年纪念聂耳逝世四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音乐会上中央乐团演出谱中的一、四、六、八乐章收在这里。

5、钢琴伴奏版本

这个版本是由瞿维来编订的,主要是为演出方便而改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什么时期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属于抗日战争时期。《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后期因江青的建议,被殷承宗等音乐家改编为《黄河协奏曲》,后来又出现了有石叔诚版的《黄河协奏曲》。

创作背景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 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黄河大合唱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黄河大合唱》时代背景是: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同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

扩展资料: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形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