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夏的起源有很多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等,神话故事再美丽,它也不是历史,华夏历史的记载是从《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开始的。
一般来说,三皇是神话,五帝是历史。
所谓的三皇指的是远古时期(公元前2599年之前)华夏的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按《尚书大传》的说法,三皇一般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所谓的五帝指的是公元前2599年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之前华夏历史上的五个杰出的帝王,说是帝王,实际上还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按《大戴礼记》的说法,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华夏的历史就是从黄帝开始的,之前的历史与神话故事搅在一起,也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史书记载,所以弄不清楚了,我们自称炎黄子孙,这个称呼不是随便来的,而是根据历史来的。
黄帝是五帝之首,华夏人文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其余四帝的祖先,也是夏朝王族、商朝王族、周朝王族的祖先,比如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是黄帝的四世孙,舜是黄帝的八世孙。
夏朝开国之君夏禹,他是黄帝的八世孙,商朝开国之君商汤是黄帝的十八世孙,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黄帝的子孙经过五帝及夏、商、周三个朝代几千年的繁衍,就成为华夏民族的祖先。
但是,华夏的祖先并非黄帝一人,与黄帝同时代生活的还有炎帝与蚩尤,准确地说,炎黄子孙并不是只有炎帝与黄帝部落,还有蚩尤的九黎氏族部落联盟。
可以把从黄帝到夏朝建立这段历史视为一个特殊的朝代,称为五帝时期,合计529年,五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只有两场战争和一场重大自然灾害,分别是: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和大禹治水。
1、阪泉之战
五帝也被称为部落联盟首领,在华夏地区存在着诸多的部落,其中只有一个被称为宗主的部落,宗主部落相当于周朝的周天子一样,其他部落相当于周朝的诸侯国一样,原本华夏历史上的宗主部落一直是神农氏的炎帝部落,但是到了黄帝时期,这一部落开始衰弱了。
由于宗主部落的衰弱,所以诸侯部落开始相互攻杀,天下开始大乱,于是黄帝部落崛起了,黄帝部落也是炎帝部落的一支,号有熊氏,当时的黄帝与炎帝是亲兄弟,炎帝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固定的称呼,相当于首领的意思。
于是黄帝开始率领自己的部落四处攻伐,为了夺取宗主权,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发生了战争,这就是阪泉之战。战争的过程已经无法了解,只知道这一战双方都聚集了全部的力量,打了三场重大战役,结果黄帝取胜,俘虏了炎帝。
然后炎帝部落臣服于黄帝,黄帝也放了炎帝,炎帝认黄帝为宗主,双方形成炎黄部落,以黄帝为首领。
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继续在华夏四处扩张,史书记载了黄帝扩张的足迹,黄帝向东一直打到东海,还登上泰山与丸山,黄帝向西打到了空桐,登上了鸡公山,向南打过了长江,登上了熊山与湘山,向北驱逐了荤粥部族,在釜山与其他部落会合并应验了符契,并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兴建的都城。
黄帝一共打了52场战争,终于平定了天下,让所有部落臣服,这其中就包括了重要的一场战争,就是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是炎黄部落与蚩尤的九黎族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黄帝与炎帝控制了华夏的中部、北部与西部,蚩尤的九黎族部落联盟控制了华夏的东部,双方迟早有一战。
历史上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非常多,但基本上都是神话故事,并非历史,这场战争是历史上存在的,但战争的细节多是后人想象的,有太多的神话色彩,当时蚩尤的九黎族部落联盟有81个部落,实力并不亚于炎黄部落。
而且蚩尤部落的兵器和生产力水平是高于炎黄部落的,古书上说蚩尤“以金为兵器”,当时的金就是铜,也就是说蚩尤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可以用铜冶炼出金属兵器,所以这一仗黄帝打得非常艰苦,仅仅以微弱的优势打败了蚩尤。
蚩尤被黄帝所杀死,其部族大部分臣服于黄帝,小部分不愿意臣服,于是逃到了南方,成为三苗部落的祖先,华夏再一次经历了部落大融合,所以说炎帝、黄帝、蚩尤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
蚩尤被杀后,华夏部落开始进入一段很长时间没有大规模战争的盛世,人口开始急剧增加,经济、生产力、科技、文化开始发展。
3、大禹治水
到了五帝中后期,华夏大地发生了一场超大的洪水,从尧在位期间,大洪水就开始泛滥了,主要存在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与济水流域,尧对于洪水措手无策,四岳(尧帝手下的四方部落首领)推荐鲧来治水,尧同意了,鲧治水治了九年,没有成绩,后来被尧流放在羽山,并死在那里。
尧后来传位于舜,舜作用了大禹来治水,大舜就是鲧的儿子,他改变了父亲鲧治水的方法,把堵水改为疏通,大禹一共治水13年时间,三次经过家门而没有回家,在整个治水过程中,大禹跑遍了华夏大地,还把整个天下划分成九个州,这就是禹贡九州。
禹贡九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这是华夏最核心的地域,经过难以想象的艰难,大禹终于治好了水患,后来被舜推荐为自己的接班人。
《史记》中说尧、舜、禹是禅让制,所谓的禅让制就是不以血缘关系为标准,而以贤能来选择继承人。
《竹书纪年》却记载尧、舜、禹不是禅让制,而是血腥的篡位,说舜趁尧年老时,囚禁了尧,夺取了帝位,然后又说大禹因为治水有功,积累了巨大的功绩与威望,并且架空了舜,成为新一代的首领,没有所谓的禅让,而是权力赤裸裸的争夺。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说:舜囚尧、禹逼舜,都属于人臣弑君,但是历史的真相已经无从知晓了,目前主流的说法,仍然是史记中所记载的禅让制。
到了大禹当首领时,五帝时期就结束了,历史就进入了夏朝。
但是,总有人把这一段历史看成神话,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五帝时期离司马迁所在的汉朝有两千多前的历史,就跟我们现在看汉朝一样,古人由于所处时代的限制,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很多不能理解的事,都用神话故事来代替,所以即使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其中也有一些神话故事记在其中。
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史记,史记中记载的大事是八九不离十的,只是细节方面可能会有所含糊,毕竟两千多年了,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他的手上肯定收集了很多古代历史的资料,否则他不可能把五帝的世系记载得如此清楚,然后司马迁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一些他认为真实的事件记载下来,或者把有疑问的事件分在不同人的传记中记载下来。
对于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个华夏人文始祖,在历史上是一定存在的,因为描述他们三人的古书有很多很多,比如黄帝这个人,在《水经注》、《山海经·西山经》、《国语·晋语四》、《左传》、《史记·五帝本纪》、《汉书·古今人表》、《帝王世纪》等等古书中都有记载,这么多的记载都表示有黄帝这个人,所以黄帝不可能是虚构的。
看历史,主要把历史文物记住,然后重大事件的结局记住,至于事件发生的细节,古书的记载可能就不太对了,比如涿鹿之战,古书中记载了风伯雨师、天女曰魃等各路神仙参与,这明显就是神话故事,这个战争可以有,战争的结局也没错,战争的过程却被神话,这便是远古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