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

昕阳小编 96 0

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通常在每年2月3日至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进人立春节气。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即将过去,开始进人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它是春天的前奏,亦是大地的初心。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1张图片-昕阳网

“立春”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其中又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指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指冬眠的虫兽开始苏醒蠕动;三候鱼陟负冰,指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古籍《群芳谱》中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2张图片-昕阳网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3张图片-昕阳网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4张图片-昕阳网

立春后气候的最大特点是乍暖还寒,气温开始逐渐上升,日夜温差较大,雨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倒春寒时有发生,北方大风天气增多。

立春后要开始备耕生产,准备种子肥料、修整农具、修筑水利设施、保苗防冻、果树整枝修剪等。冬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返青、拔节,要预防春季冻害,防控病虫草害,开展促根增工作。

节气谚语

立春大如年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祈岁纳福的时刻,在过去民间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来祈愿风雨调和,国泰民安。因此,在我国民间素有:“立春大如年”的说法。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5张图片-昕阳网

中国古人对“立春”非常重视,一直把它当成节日来过。

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东汉以后,朝野出现“迎春”礼俗,如妇女“剪彩为燕”做头饰,贴“宜春”于门。唐宋时,“立春”之日,宰相以下群臣要入朝致贺。明清宫廷,无论“迎春”还是“鞭春”,礼仪均极为隆重。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6张图片-昕阳网

而今,立春节气也有很多传统民俗活动,如"鞭春""打春""报春""说春""咬春""躲春""戴春"等。立春也有吃三样(春卷、春饼、春芽)、做三事(踏春、贴春、祭祖)、忌三事之说,以及春捂秋冻等饮食养生经验。总之,迎好岁首,一年万事顺遂,人安康!

一立春,地温升

从立春起,一年四季开始,从这一天到立夏期间,都被称为"春天"。立春是冬春之间的分界线,立春意味着寒冷的冬季结束。气温、日照、降雨都处于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随着立春后气温开始升高,土地温度也随之上升,万物复苏,正如古人总结的立春一候东风解冻,即东风送暖。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7张图片-昕阳网

立春节气到了,春天开始了。尽管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大风低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寒冷是属于将走未走的一种状态,虽然有着回暖的迹象,但是天气依旧是寒冷的,还可能会出现持续40天左右的低温天气。即使气温有所上升,也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因此,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十九卷中也有“春寒料峭,冻杀年少。”的讲法。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它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着,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所以也有"春天孩儿面,一天三变脸"的说法。

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

立春一般在阳历2月3日或4日,已过冬季最冷的"四九"天气,这时的天气已较稳定地转暖。"两春"又叫"双春""双春年",指在一个农历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根据经验每逢这种情况一般会是暖冬。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中也有"立春在残年,主冬暖"的说法。因此,便有了“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的谚语。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8张图片-昕阳网

在我国上千年的农耕历史中,粮食收成是人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大家都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今年正是老人们口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的丰收年。

为什么会出现“两春夹一冬”现象?这是中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唐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1周为1年,12个月,365天(闰年则有366天)。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1周为1月,一年12个月,354天。中国的历法就是结合大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这样,在农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11天的位差,为解决这个时间差问题,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春打河开,南雁北来

立春之后阳气上升,气温升高,河面逐渐解冻,大雁也感知到春天的到来,从南方飞回北方。大雁是一种"候鸟",生活在温和的气候中,立春后南方的气温逐渐升高,不再适宜大雁的生存。而这时北方的气候由寒冷逐渐变为温暖,是大雁生存的最佳气候,所以春天大雁北飞。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9张图片-昕阳网

立春以后气温逐步攀升,水面寒冰似融非融,一派"冻痕消水中,波起轻摇绿"的景象,这正是立春一候"东风解冻"的景致,也应了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节气15天左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它既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时段标志,其开始的日期和时分同时也是气候物候变化的精确时间节点。人们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地表示当时的天气、动植物生活状态等。很多谚语也与三候相映衬,如"交春三日,鱼头向上"这句福建长汀谚语,意思是立春后水暖三分,水底冬眠的鱼儿感知到阳气,也浮游上升至水面。

立春阳气转,塘堰都落满

我国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即性质不同的两种气流相遇而形成。在春季,随气温的上升,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力量开始减弱,而此时来自南方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开始增强,因此,冷暖空气长期在一些地方停留,形成降水。立春后,南方一些地区降雨明显增多,有时还会出现“连阴雨”的天气,一两周不见日头,以至于塘堰都被灌满了。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10张图片-昕阳网

这句谚语里浸润着浓浓的水文化印记,反映出人们对于雨雪旱涝的关切。一般来说,春季不是降雨最多的季节,立春节气的降雨和分布也很少,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人们希望立春时有一场春雨,滋润大地,让万物复苏,洗涤尘埃,降解雾霾,杀死病菌,带来吉祥。

立春刮风,春风多

立春那天刮得什么风?中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春天季风多从东面来,因此人们习惯把“春风”叫做“东风”,如立春一候“东风解冻”,宋朝著名文学家王禹著有《东风解冻诗》;还有宋代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11张图片-昕阳网

古时还有“花信风”一说,意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二十四节气中,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所以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也称二十四风。立春一候是迎春花,因适应能力很强,所以又跟梅花、水仙花、山茶花并称为"雪中四友"。立春二候是樱桃花,唐代诗人元稹写的“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立春一日晴,早季好收成

立春日宜晴。农谚有“立春晴一日,农人不用力”,“立春一日晴,早季好收成”的讲法。

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三年级)-第12张图片-昕阳网

如果这一天阴雨,则预示有涝灾。刮风的风向也有讲究,刮东风则天晴,谷米便宜,人民安乐;刮西风则预示干旱,谷物一贵,盗贼四起;刮南风则六畜兴旺;刮北风则肯定被水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时,北上汴京入朝任职的王安石,刚跑到扬州瓜洲,被春风一吹,就怀想起刚刚离开的南京,不由得展望起何时变法大业可成,何时可功成名就还乡了。

春风何以“绿”大地?缘由春风是东风,东方吹来的暖湿气流。唐人李贺有名句:“东方风来满眼春”。

来源:《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等

编辑:赵艳国

美编:刘志军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