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原子交换”已经提出六年多了,但它对大多数区块链从业者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本文是福布斯英文网站撰稿人卢克菲茨帕特里克(Luke Fitzpatrick)关于“原子交换”的入门级文章。
2009年比特币网络的推出标志着一个新金融时代的开始。这是由完全透明和分散的价值存储和交换手段驱动的。现在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远没有去中心化,贸易都是由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主导。
区块链的最新发展使交易者能够在没有中央平台的情况下交换加密货币。分散交换(DEX)允许用户使用一种称为原子交换的独特交换方法来交换加密货币,而无需离开他们的私人钱包,从而确保安全性。
2013年,Tier Nolan在BitcoinTalk论坛上首次提出原子交换。诺兰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区块链上使用简单的加密货币交易,概述了跨链加密货币互换的基本原理。
快进到2017年9月,当莱特币创始人查理李(Charlie Lee)在Twitter上宣布莱特币和比特币之间成功执行了一项原子交换时,原子交换引起了加密货币社区的广泛关注。
那么,什么是原子交换呢?原子交换创建自动的、自我执行的契约,这些契约执行特定的操作。一旦满足预定条件,就可以进行自由交易。
像比特币基地Pro、币安或双子星这样的集中交易平台,可以说是加密货币界的金融机构。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平台,大多数加密交易商和投资者将很难兑换加密货币。事实上,集中交易所已经成为加密货币交易的守门人。
集中式交易平台,如比特币基地Pro、币安或双子星,可以说是加密货币领域的金融机构。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平台,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者和投资者将很难兑换加密货币。事实上,集中交易所已经成为加密货币交易的守门人。
说了这么多,原子交换是怎么工作的?原子交换使用一种特殊类型的智能合同,称为哈希时间锁合同(HTCL)。这就像一个需要两把特殊钥匙的“虚拟保险箱”:
1. 一个是HashLock密钥:只有当所有各方都在各自的交易上签名时,才会将已交易的加密货币分发给交易者。
2. 一个是TimeLock密钥:一种安全机制,如果交易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它会将交易的加密货币返还给交易者。
为了交换原子,第一方将创建一个HTCL地址,然后将其存入加密货币。之后,创建这个加密货币的密码。这叫原像。然后执行散列加密(一个“锁定”原始图像的过程)。
然后,将这个经过哈希处理的原始图像转发给对方,对方将验证加密货币资金是否已经存入。然后,第二个交易者将他们的交易资金存入一个新地址,这个地址是用相同的散列创建的。
第一方使用用于存放初始交易资金的密码来解锁第二方存放的交易资金。然后,第二方可以解锁第一方存放的交易资金。意味着已经进行了原子交换。
现在大部分的集中交易所都是强制交易者通过一个由集中交易所控制和管理的钱包来转移加密货币。这就是所谓的“热钱包”。这是什么意思?
交易者不控制自己热钱包的私钥,所以他们的投资完全由交易所主导。这意味着原子交易比集中交易有几个优势,比如:
真正的去中心化:原子交换真正的去中心化,允许加密货币交易者交换数字资产而无需第三方仲裁,没有交易对手的风险。
降低投资者风险:原子交换也使加密货币持有者始终完全控制其加密货币,消除了中心化交易所带来的黑客风险。
降低交易费用:与原子交换相关的唯一费用是标准的区块链交易费用,使原子交换成为免费的交易方式。
原子汇受流动性限制。这意味着,没有交易平台,交易者很难进行加密货币的交流和交换。
然而,原子交换技术的最新进展导致了大量的去中心化交换。分散交换通过使用原子交换在交易者之间匹配订单来解决这个问题。
展早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受到采用速度慢、流动性有限和订单规模小的限制。较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为用户提供的交换功能,是与当前使用原子交换执行交易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功能相当。
在其初期阶段,原子交换生态系统允许交易者利用低费用结构的安全性; 同时,也受益于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相同服务,原子交换的空间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原子交换的早期采用者Komodo启动了第一个跨以太坊的原子交换。如今,Komodo为95%的加密货币的原子交换提供了便利。Komodo最近发布了一个新的区块链工具包,允许用户在几分钟内创建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网络。
或者,以Rubix为例,它通过非托管钱包促进了原子交换,允许通过加密货币借记卡购买。有传言称,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个支持加密消息的商业支付处理平台。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去中心化交易所正在与中心化交易所竞争,它们利用原子交换来与中心化费用竞争,并为加密交易者提供一个选择,让他们可以选择如何进行交易,如何促进加密交易。
与人们的观点相反,加密货币的交易方式通常被认为是去中心化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随着推动去中心化交易的技术的发展,加密货币用户将能够通过原子交换获得真正去中心化的加密交易方式,同时能够随时保留对其数字资产的控制权。原文来源于福布斯(外文),由Bluemountain Labs团队编译。
(作者:区块链骑士,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标签: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