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推广与应用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名称为DCEP,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缩写,意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它是人民币纸钞的替代品,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主要用于零售支付。
一、 DCEP跟纸钞一样,不需要任何银行账户,手机上有DCEP的数字钱包就可以了,不过,相比于纸钞,它有其独特的优势:支付和携带都更加便捷,用它支付,只需要把两个手机放在一起碰一碰,就能把自己数字钱包里的DCEP转给另一个人,它甚至不用联网,只要保证手机有电就行。
二、DCEP和纸钞相比,又有很大区别。纸币是具备一定的匿名性的,个人把纸币花在什么地方了,别人是不知道的,所以有些黑恶势力用纸币来洗钱。而DCEP采用区块链技术,具备一定匿名性,又实现了可追踪,我们用它支付,每一笔支付都会留下痕迹,如果不犯罪,它可以满足你想要的匿名需求,但如果用它犯罪,对不起,大数据可以追踪到你的真实身份。
跟微信、支付宝有何不同?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DCEP跟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很相似,目前我国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已经非常发达了,为什么还要重新开发这样一种采用区块链加密技术的数字货币呢?
1、微信、支付宝等都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使用,而DCEP完全不需要,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转账是独立于银行账户的,这一点跟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一样。
2、DCEP具备法律效力。我们在线下购买商品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商家可以用支付宝,但不能支持微信,但对于DCEP,商家只要能使用电子支付,就必须接受DCEP,这跟必须承认纸币一样。
3、在断网情况下,比如在飞机上、地下室、偏远山区,微信、支付宝无法完成支付,而央行数字货币将不受影响,可实现离线支付,只要手机有电就行。以后,再也不用为没有网络而无法支付而苦恼了。
4、DCEP的法律地位更高,安全性更好。微信、支付宝支付不是由央行货币进行结算的,而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如果它们出现破产等意外,客观上来说,权益不一定能得到保障(实际上几乎不可能)。而DCEP由央行发行,安全性更高。
三、DCEP跟比特币一样吗?可以说完全不一样。比特币、以太坊等没有发行主体,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属于超主权货币,它们的价格由市场驱动,因此价格波动巨大,而DCEP是由央行这一主体发行的,虽然采用了区块链技术,但采用的是中心化的运行方式,是人民币的数字货币化,价格会很稳定。
DCEP采用中心化的运营方式,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监管,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日常交易需要。比特币等完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受限于技术瓶颈,目前交易确认很慢,比特币每秒大约只能处理7-8笔交易,以太坊每秒也只能处理10-20笔交易,而淘宝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交易峰值达到了92771笔/秒,所以,如果要满足大众日常支付,目前也只能采用联盟联或私有链技术。
央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按照官方的说法,面对Libra这样一种致力于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的冲击,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做到不落后于人。然后,目前纸币、硬币的发行、存储成本非常高,流通的中间环节也过于复杂,携带也不方便,需要一种新的替代品,而数字货币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清华计算机博士、独立研究员龙白滔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背后,对内是央行与商业银行业的角力,对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布局。
基于数字货币便捷、易于全球流通的特性,这确实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央行与商业银行业的角力”怎么理解呢?当前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主要是现金和银行存款,而存款由商业银行放贷来创造,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由央行创造的现金只占流通货币的5%,商业银行创造的银行存款占比高达95%。所以,目前流通货币的主要创造者是商业银行。我们都知道,央行是调控货币供给的机构,如果它不是创造流通货币的主体,调控工作将变得复杂而低效。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采用的是“双层运营”机制,即DCEP由央行兑换给各商业银行,再由各商业银行兑换给普通大众,这样就可以重新夺回货币的创造权,更加便于管理货币,提升央行应对商业周期的能力。 大众如何兑换央行数字货币?上文提到,央行采用的是“双层运营”机制,而根据福布斯此前的报道,初期,央行将会把DCEP兑换给阿里、腾讯、工行、中行、建行、农行、银联,再由他们直接向大众发行,等DCEP真正发行后,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直接兑换。同时,央行未来还将与国外银行达成合作,从而把DCEP推向全世界。
如何稳扎稳打推进数字货币进程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东方IC 图
数字货币现状
1983年,DavidChaum提出eCash(电子现金)系统与1998年WeiDai提出b-money(B币)构成全球最早的数字货币系统。随着2009年初比特币的诞生和热炒,数字货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数字货币蓬勃发展,狗狗币、元宝币、以太坊、IOTA、Cosmos、Libra等项目接踵登场,而一批大的传统金融机构也推出数字货币,如高盛的SETLcoin、摩根大通的JPMCoin等,截至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超过2000多种数字货币。
在这些超主权的数字货币蓬勃发展的同时,具有法定地位、由国家主权背书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也应运而生,各国央行都在加紧布局和发展主权数字货币。在一项针对66家央行的调查中显示,目前超过80%的国家央行正在 探索 主权数字货币,特别是全球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都已走在各国 探索 的前列。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数字经济和数字 科技 逆势蓬勃发展,全球主要国家都抓紧借机迅速发展其主权数字货币。
如“数字美元”被纳入美国最新财政刺激法案,美国文莫公司数字支付业务较去年增长52%;俄罗斯提出建立以黄金为锚定物的数字货币方案;法国央行5月完成首个数字欧元测试;日本央行在7月让其首席经济学家负责研究数字货币;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等3国已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而包括巴哈马、柬埔寨、中国、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韩国和瑞典在内的6个国家及组织正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零售试点。
目前,传统银行只占全球银行业和支付业股票市值的72%,低于2010年的96%。
六大特点
首先是二元账户结构主导。在 探索 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稳妥可靠是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为减少给现行货币体系带来动荡或不确定性,大多数央行数字货币计划都维持了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的二元账户结构。这样一来,各国央行基本可以保留对货币发行和交易处理的严格控制,包括掌握改变和逆转交易的能力。此外,二元账户结构也延续了现有的客户服务模式,不仅更加容易同现行法律结合,同时也便于公众接受。
其次是多技术路径并行。数字货币同其他新兴技术一样,并没有唯一可行的技术路径,因此各国在 探索 中也使用了不同技术方式。如在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区块链加密技术和传统加密技术分别被使用。而在接入方式上,出于监管考虑,完全以令牌为基础的匿名接入并不受欢迎,以账户为基础的接入相对常见,但也有央行在使用账户 令牌的方式。
三是基础设施配置高。鉴于数字货币巨大的潜力、不确定性和重要性,开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都高度重视建设一个有韧性、安全、高性能、有潜力的良好基础设施,以此来承载庞大的用户规模,保障安全性,同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当前需要和未来需求的扩展。
四是对货币政策影响有限。由于数字货币推出时间较短,因此央行数字货币零售业务是否会对所在国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尚没有确定性答案,但总的来看,发行数字货币不会改变央行可信度、不会掩盖财政支配地位及其他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因此对一国的货币政策影响目前看不会很大,但是各国在推进过程中也保持着谨慎。
五是加紧开展国际合作。虽然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计划目前均侧重于国内使用,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就其标准和规则进行国际协商。如国家清算银行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典、瑞士、欧盟六家央行建立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组;世界经济论坛发起创立“央行数字货币政策制定者工具包”;G7峰会也将数字货币列为固定议题。
六是不易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货币之间的竞争本质是国家综合实力、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家信用的竞争,仅凭借一种新技术,大概率上不足以动摇美元在中短期内的主导地位。美国凭借其技术、金融能力、国家综合实力等优势仍在未来数字货币竞争领域占得先机,特别是在连美国监管机构“收编”脸书的Libra后更是增强其竞争力。
风险与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不积极。对于年轻人,数字货币因其便捷性深受欢迎。但老年人无论对数字货币还是其所依靠的智能手机都很陌生,学习、应用都较为困难。根据统计,在美国智能手机使用率也仅为75%左右,欧洲则更低。此外,数字货币所代表的新的理念也不是被所有人接受,欧洲 社会 目前整体保守,对于数字经济和数字化 社会 都比较排斥,推动并培训民众使用数字货币难度不小。
其次,公私权力边界模糊。与使用现金时高度的匿名化、隐秘性、自由性相比,数字货币的高度中心化、可追踪化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会强化国家或监管机构对于民众数据信息的掌握能力。据媒体披露,美国情报机构CIA已经试图利用数字货币和电子交易不仅对本国民众而且对其他国家使用者进行情报搜集,引发国际 社会 普遍担忧。
再次,法律监管不足不当。当前针对金融行为的监管法律或法规并不完全适用于数字货币。法律的立法过程不仅较长,同时存在滞后性,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加以完善。如何在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好之时确保数字货币的安全可控成为一大挑战,特别是因为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血液,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增强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前瞻性迫在眉睫。此外,有些国家过度立法,严重制约了数字货币的有效 探索 ,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罪魁祸首。
第四,对金融系统造成安全隐患。数字货币发行十分简单,可能会使部分本就财政纪律松弛的国家通胀水平进一步恶化,进而威胁金融系统安全。另外,在遇到金融危机时,数字货币最容易被人们大量抛售,增加银行被挤兑的风险,破坏金融稳定。鉴于央行可以直接发行数字货币给个人,两个主体在不需要商业银行的情况下就能完成交易,去中介化的风险不容忽视。最后,数字货币有可能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占,部分侵蚀银行信贷渠道。
第五,存在全球金融体系分裂风险。虽然各国也在加强数字货币国际协调,但是目前各方在技术标准、隐私保护、数据流通等方面监管和规则都不同。这背后反映了各国经济实力、价值观的不同,同时也是对自身货币主权、金融主权乃至国家安全综合考虑的结果。而数字货币的差异化会加速本就不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不排除将来出现碎片化状况。
第六,数据安全堪忧。数字货币的使用严重依赖数据,而数据本身的安全性广受质疑。特别是近年来频繁爆出的数据泄露、黑客攻击、恶意买卖客户数据等事件加剧了民众的担心。此外数据的存储也面临挑战,虽然存储设备一般位于央行或者大型数据平台的专业场所且通常拥有备份,但即使如此,在战争或灾害等极端挑战下,如何保护数据仍是重要议题。
第七,冲击传统金融机构。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大量金融 科技 公司蜂拥进入这个行业利润丰厚的领域,而由于落后的信息技术、本已较低的贷款利率、昂贵的合规成本等因素,传统的放贷机构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金融 科技 巨头巧妙结合金融与技术,将各项成本降至更低同时还可以管控好风险,这样就将低收益与高风险转嫁给传统机构。
启示及建议
要加强监管明确边界,有前瞻性地开展立法,完善相关制度,不仅规范发行者的行为,同时保障使用者和投资者的权益。立法过程中可以选取特定区域作试点,推出地方性法规,发放特别牌照,不断 探索 什么可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在立法中要为通过尽职调查、身份核查、交易追踪等方式打击洗钱、非法筹资等老大难问题留出政策空间,发挥数字货币优势。特别需要注重保护隐私和个人数据安全,立法切忌管得太死,要为业务后续发展留出空间。
央行的主权数字货币因其透明度和追溯性可以为政府观察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提供更为直观、客观的视角,从而为科学施政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央行数字货币支持智能合同,如果利用好可以强化货币政策杠杆,包括央行制定负名义利率、创造有时限或附带其他支出条件的货币,以便更精准地对国民经济进行货币干预,放大货币政策影响。
此外,笔者认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也非常重要。一是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配合我自贸和开发区战略,在各项条件逐步成熟后进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结算实验;二是积极开展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着力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尝试建立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中心的支付结算体系。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致力于建立一个规范、统一、互利的国际规范,从而保障国际金融体系在数字货币时代稳定有序。但也要防止个别国家独霸规则和话语权,进一步强化其金融霸权,避免其动辄使用金融方式制裁其他国家。
央行主权数字货币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属于新鲜事物,特别是人们在接受全新货币方式并逐步取代沿用上百年的纸质货币时,难免会有不信任和抵触心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诸多技术性问题。鉴此,需要广泛开展宣传和普及活动,生动、全面、客观介绍央行数字货币各方面情况,便于民众增信释疑,提前扫清障碍,为日后全面推广奠定良好民众基础。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协会等各主体的独特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广泛吸引各方面人才投入,创建创新友好的政策和 社会 氛围,共同致力于在 探索 主权数字货币领域形成合力。在 探索 过程中不仅要积极进取,同时也要树立边界和底线,不能无原则只追求利润,在守法基础上也要注重道德和 社会 风俗,切实服务用户。此外,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探索 数字货币对货币理论、法定货币机制、定价理论、企业治理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如何借助第三方支付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推广
扩大第三方支付的受众群以达到第三方支付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推广。借助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商户资源和技术优势,能对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普及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线下商户,只需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系统建设、终端升级,就能顺利地为商户赋能,提升商户数字人民币收款的能力。
派币怎样推广会员
派币这个东西是通过邀请别人或充值才能得到会员,但是推广会员都是要请别人推广,这个软件才得到的会员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数字货币怎么推广和数字货币被骗最好的解决办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数字货币怎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