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绝大部分的数字货币有价值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有价值。
在这点上数字货币和法币并没有区别。了解货币学的人都清楚,现代国家的法币(例如美元、人民币等)早已不和黄金等硬通货挂钩,这些法币本质上都是人们臆想的产物,目的是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便利,提高效率。
进一步说,法币拥有国家政府赋予其的强制流通的地位,也就是说法币承载了政府的信用背书。如果大多数人相信这个国家政府,那么法币就具有了价值。
原因很简单:信任。
你相信这种法币有价值,你亲人也相信,你邻居相信,你朋友信,你同学信,你同事信,你的买家信,你的卖家也信,于是乎大家便拿着这些印着各国伟人头像的纸张进行交易。
但假如某一天,这个国家要打仗了,或者发生金融危机了。这时候尽管该国的法币仍然具有政府背书,但是有很多人会怀疑其价值剩余几何,于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变成:你不信,你亲人不信,你邻居不信,你朋友不信,你同学不信,你客户不信...直到所有人都不信。同样还是先前那些印着各国伟人头像的纸张,这时候就变成废纸。这就是一场链式的恶性循环:
某种危机(可以是战争、财政状况恶化等等)→ 信任危机 → 货币贬值 → 更严重的(信任)危机 → 货币更加贬值 → ... → 经济体系崩溃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些大型的金融机构有罪,有些理应破产倒闭,但是美国政府仍旧出手救市,原因就在于稳定预期,消除人们的信任危机,否则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再回过头来看数字货币,就以比特币为例,尽管比特币不具有政府背书,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这里当然也有炒作的功劳),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具有了广泛的群众背书,人们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数字黄金,相信它有价值,所以现在它有了价值。但如果某天因为某种原因,大多数人们不再相信它的价值的时候,它也就没有价值了。
数字货币的价值根源来自于其实际使用人群数量。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的区块链项目,总是要先做社群,做推广,挖掘一批粉丝,这其中的目的就是获取流量,而手段就是空投“糖果”。这些最先入场来薅”糖果”的人便是这个区块链项目的种子用户,通过种子用户的邀请,该项目的用户得以扩张。(当然,很多割韭菜的项目也是这种套路,目的是为了圈更多的钱)。虽然好项目和割韭菜的项目的最终结局不同,但是这都印证了流量的重要性。这一点上区块链项目和互联网项目是一致的,都是流量为王,所以如果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公司转而做区块链,是具有天然流量优势的,比如网易出的网易星球,但是由于区块链项目的特点与其中心化平台带来的垄断利益天生是相违背的,另外发币还存在法律风险,所以短期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不太可能直接杀进这个领域,必定是各路创业公司在里面冲锋陷阵,大公司伺机而动。另外,由于市场上垃圾币太多,而且大都是创业公司的产物,人们普遍还是对大公司更有信任感(本来中本聪就是想消灭这种基于中介的信用背书,想想也是蛮讽刺的...),所以如果有互联网巨头来做这块的话,优势巨大。
标签: 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