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一个事物有着两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阴与阳,两者是对立的,代表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想简单的理解,就可以想象一下,你在做事的时候是需要花时间的,最后这个事情做好了而时间也花了,其中事情就是阳,而时间就是阴,阴与阳是对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思是非常深厚的,如果要往深层次的说,就有可能扯到精神层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而普通人并不需要理解这些意识层面的东西,只需要明白这个东西在生活中是存在的。你肯定听说过这个成语,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去了马儿,马儿在跑出去之后带回来了一匹母马,并且还剩了一只小马驹。之后儿子和马都被征去服兵役,而儿子骑马的时候摔下来腿断了。而儿子也因此保住了生命,这一系列事情的发展简直可以被称之为神转折。只要你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的。
与这句话相似的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湖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已经沉没的船,而身边却有着很多的船经过。已经死去的树前却发出了很多新芽,而这棵死树就成为了新树的养分。这既代表了事物的对立面,也代表了事物发展最终会拥有一个好的结果。其实生活处处都是存在对立的,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些抉择。有的时候你做了错误的决定就会比较后悔,但是这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正确的,并没有绝对性的错误,也没有绝对性的正确。
之前的旅游业是非常好的,所以很多学生在报考的时候就选择了旅游,而在如今的情况下旅游业是非常萧条的,这就是一种对立的统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是什么?
一阴一阳就是“太极生两仪再生四象,继之生八卦至六十四卦乃至成之与天高”的道路,始终以“一阴一阳”继续垒生并继承“生爻”的过程叫做“善”,使“一阴一阳”继续垒生至天高而成就万物的秉性叫做“道性”。
自汉代以来,中国易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一命题有不同的解释。
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 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唐杨士勋《 梁传疏》引王弼对这一命题的解释:“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晋韩康伯认为“道”是“无之称”,其无形体,而有功用。他说:“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他反对以实有来说明阴、阳与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理解?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其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什么是善?顺天修道,顺阴阳,合天道,就是善。
“性”字作为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在古代汉语中兼具“本性”和“生命”两层含义。《系辞》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生命之道其实就是一阴一阳之道,离开了一阴一阳之道就很难对生命现象予以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进一步说,个体生命其实不过是对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的具体展现和面向物质层面的形而下落实。质言之,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原本就是合而为一的。个体的生命活动与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实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此,离开个体的生命现象那么将会很难理解一阴一阳的整体生命之道。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含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