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

昕阳小编 290 0

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的定义是什么 谢谢

剑桥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该论证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费雪方程式: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

该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或者说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只能是货币引起的。

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第1张图片-昕阳网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剑桥方程式: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

2、费雪方程式: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二、由来不同

1、剑桥方程式:1917年,剑桥大学的庇古教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的价值》的论文。提出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式中y表示实际收入,p表示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与名义收入的比率,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与名义收入的比率的函数。

2、费雪方程式:20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1867-1947)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该方程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重要步骤。

三、重视的问题不同

1、剑桥方程式: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 , 强调货币的支出;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

2、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 强调货币的持有;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桥方程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雪方程式

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

你好,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

1.MV=PT 该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2.费雪认为,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长期内比较稳定,视为常数;在充分就业条件下,T相对产出水平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也可以视为常数。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这样,交易方程式就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而且,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价格水平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M变动时,P作同比例的变动。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拓展资料:一:什么是方程式

方程式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通过方程式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

二:什么是费雪

费雪效应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把公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公式就变成: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 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有什么区别呢?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通常指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两种。

1.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本书中提出的交易方程式,即:M=TP÷V或MV=PT(7.1.4)式中: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2.剑桥方程式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以重视微观主体为视角研究货币需求,认为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用哪一种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

他们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人们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带来的利益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一个人而言,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收入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同理,对于整个经济运行体来说,货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原理,马歇尔和庇古提出交易方程式,即:Md=KPY(7.1.5)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K为以货币形式保持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P为价格水平,Y为总收入。

那么,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分析的出发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是商品交易的手段,而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是保持资产的一种功能。

第二,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商品交易支出的流量联系在一起,着重于货币支出的数量与速度。

然而,剑桥方程式以资产存量的角度去考察货币的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因此,费雪方程式又被称为现金交易说,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第三,两个方程式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有所差异。

费雪方程式使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

换言之,在商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水平既定时,也能求出货币需求量。

而剑桥方程式则以微观角度分析在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保持货币的满足程度。

然而,人们保持货币需要付出成本,比如保持货币没有利息收入,这一点会影响保持货币的数量。

因此,人们要权衡决定货币的需求。

不言而喻,剑桥方程式中考察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式程式中,隐含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众所周知,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费学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又名交易方程式,最初由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

表达公式:

MV=PT

式中:M——货币的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T——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根据这一方程式,P的值取决于 M,V,T三个变量。费雪分析,在这3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 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 , 因而可视为常数,T 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 , 只有 P和M的关系最重要 , 所以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 M 决定 P, 但当把 P 视为既定的价格水平时,M=PT/V 这说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 1/V 。换言之,要使价格保持既定水平,只有当货币量与总交易量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实现。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解释通货膨胀率的原因最成功的一个理论。费雪认为可以保持总体物价水平的稳定,并且整个经济的稳定需要价格水平的稳定来保持。费雪认为利率是由两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决定的,人们现在拥有的人均时间偏好和投资机会,因此他把利率称之为当下的一美元收入对未来同等金额收入的社会偏好指数。资本的流动与利率进一步挂钩,资产产生的净流动收入的现值等于资本的价值。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费雪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费雪方程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