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例分享之一堂即兴的语文课
仁和微校.家学唐
课堂的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本应出自学习者,而我们一般的课堂都出自书本和教授者。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这篇研学老师的实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堂即兴语文课
时间:2020年6月11日 上午8:30-9:30
人物:唐老师,12位成人,7个孩子
地点:厦门仁和微校内
【过程复盘】
1. 预告
昨晚下课前,唐老师提前告诉我们,今天早上八点半,这次跟着我们一起过来的七个孩子,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的教室学习交流。还特别神秘地加了一句,我们这群老师们的表现,不见得比孩子们强哦,让我们心中又增添了几份期待和神秘感。
2. 导入
八点半,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曾馨怡趴在桌上画画。
“你们也愿意一起画画么?”
“好啊!画什么呢?”
“那就看着我,画我,怎么样?”
自然而然地找到当下孩子们感兴趣的导入点,不着痕迹。
3. 切入
“好,我看到有小朋友画完了。来,请你把你画的内容,说出来!”
“头顶的头发很稀疏,眼睛大大的,很好观察很仔细。”
“请把你画的内容,告诉我。”
“很好,还能把窗户,黑板,桌子都画进来,很有整体观。”
及时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当下表达。
很快就跟孩子们建立起亲和力和连接。
4. 连接
陈玉诚同学好像有点小情绪,看起来好像没啥兴趣。
唐老师发现后,“那个小姐姐,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陈玉诚。”
“会写自己的名字么?”
“会。”
“太好了。请你上来,把你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工工整整地写好了。
“知道你的姓名代表什么意思么?”
“爸爸姓陈,妈妈不姓陈。”
“是的,陈是姓,代表家族传承。玉是什么意思?诚又是什么意思?”
“玉,代表宝贝,诚,代表诚实。”
“太好了。你的名字,代表你的爸爸妈妈对你的期待,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人,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玉诚的眼睛里,开始冒光。
5. 融入
七个同学中,六个低龄孩子,只有钟镇灏年龄大,没有太多融入。
第一次连接,请钟镇灏解读曾馨怡同学的画。还是有些害羞,放不开,开口说得很少。
第二次,特别点名,请镇灏上台,“请把你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请告诉大家,这三个字到底什么意思?”
“不知道。”
“灏,有三个部分,三点水,景,页”代表跟水有关,大家可以猜猜,这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镇灏逐渐参与和融入团体。
6. 鼓励
把香香的画,举起来跟同学们看,“主要特点都已经画呈出来了。很好。”
“愿不愿意写下来?”
“很好,模仿得很像了。”
香香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快结束的时候,香香走到每个人的面前,拥抱。
那一刻,很感动。
7. 引导
抛出一个话题,考考是家长厉害还是孩子们厉害。
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高潮迭起。
从“冬天”一个词,引发孩子想出另一个押韵的词。
脑力激荡,无限延伸。
解读一个词,猜测,求证,分享,刨根究底,饶有兴致。
这就是“求真”。
8. 升华
课程结束后,让老师们每人写一份评课报告。
逐一对这堂课进行复盘和点评,找到现象背后的理念,方法。
观摩,复盘,分享,升华。
最好的教研,莫过于此。
叹为观止。
标签: 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