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
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扩展资料:
建筑结构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 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如下:
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洛阳桥头有一座蔡襄庙,供奉修建洛阳桥的泉州太守蔡襄。镇上现在很多老人也都知道他们来自于河南洛阳。
洛阳桥不在洛阳,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洛阳桥都以为是河南洛阳。其实是在泉州惠安县洛阳镇,镇上的居民原来来自于河南洛阳。由于思念家乡就把居住的地方叫做洛阳镇。
洛阳桥背后故事:
洛阳桥下,本来是洛阳江内海,据说真武大帝在得道成仙之时,曾抛弃凡躯,把自己的肚肠扔在了江中,日久之后,化作龟蛇两怪,祸乱人间。
有一日,渡船离岸,行驶到了洛阳江中,忽然间风雨大作,江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浪。遥遥之中,可以看到巨大的龟蛇出没在江涛间,张着巨口,似乎要吞没江中的一切生灵。
小小的渡船眼看就要被波涛吞噬,渡船之中,每个人都吓得面无人色。渡船之中,有一位来自莆田的孕妇,暗自发愿说:“希望今天能和同船的人侥幸生还,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如果是男孩,一定要让他修建跨海大桥,普渡经过此地的所有人。”
忽然间,从上空传来一阵怒喝:“蔡大人过江,龟蛇两怪休得无礼!”
龟蛇急忙遁逃,江面上恢复了风平浪静。莆田孕妇的丈夫正是姓蔡,她心想腹中孩子日后必定是非凡人物,于是从小就督促他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并经常把过去的经历,说给他听,使得他从小就有了修建大桥的决心。
洛阳桥的简介内容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洛阳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
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扩展资料
洛阳桥出名的原因
洛阳桥的位置重要,正好是泉州北上福州,取道江西、湖北,直达汴京(今开封)的官道上。没有这座桥,泉州北上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走山路,从城北出去,经河市入仙游,翻山越岭。
第二个办法是渡江,但这个地方是江河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遇上大风海潮,翻船是常有之事,从这个渡口被称为“万安渡”上看,就可看出当时人们对这渡口的心悸,对平安的渴求。
另外,它的出名还与蔡襄相关。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说,而其的“蔡”即是蔡襄。在很多记载里面,纪录蔡襄是洛阳桥的倡建者,其实不然。
洛阳桥的兴建时间是1053 年到1059 年,而蔡襄首次在泉州上任的时间是1056 年,五个月后便移知福州,蔡襄二度知泉则是在1058 年,这个时间距离洛阳桥竣工只有18 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桥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泉州洛阳桥简介和泉州洛阳桥简介作文40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泉州洛阳桥简介